-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13:51
-
作者:xinyi
-
点击数:779
APT工艺的现代方法是使用高纯APT取代钨酸,借助于钨酸铵溶液的热不稳定性,溶剂中氨易于气化的特点,用快速加热、剧烈搅拌的方法,使溶剂与溶质间的平衡发生破坏,呈过饱和状态,APT从钨酸铵溶液中经成核,晶体生长而结晶出来。
据文献研究指出,钨酸铵溶液存在的杂质P、As、SiO2、Na、Mg、Ca、Fe、Mo等在ATP结晶过程中的行为取决于它们与仲钨酸盐的相互作用特性及其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杂多酸型可溶性杂质(NH4)3PW12O40;(NH4)3AsW12O40;(NH4)3SiW12O40在仲盐结晶过程中实际上完全留在母液中,最高可达1kg/L以上,而在仲盐中的含量不超过0.005%。
P、As、Si杂质会降低仲盐结晶率。其它杂质的净化效率Mo>Na>Mg>Ca>Fe,并取决于原始溶液中的浓度。
仲盐对杂质的净化效率除取决于它们在原始溶液中的浓度外,还取决于APT蒸发工艺。循环蒸发由于结晶器结垢等原因,最终产品不稳定。在槽罐中间接蒸发,股入空气搅拌,与同样槽罐密封真空状态下蒸发,杂质P、As、SiO2、Fe、Mo等在APT晶体中和母液中的分配相差很大(见表1),符合文献所指仲盐结晶过程中各种杂质的净化规律。
加晶种蒸发过程中定量补加AT溶液可避免生产复晶,除能得到均匀的APT具体外,可进一步净化杂质,提高APT纯度。将国外介绍的数据与株洲硬质合金厂黑钨精矿萃取新工艺加晶种蒸发结晶的数据相比,可以看出,株洲厂的工艺对产品进一步的提纯有一定的优点(见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