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球的材料组成

硬质合金球,顾名思义,其主要材料是硬质合金。硬质合金并非一种单一的金属,而是一种由高硬度、高熔点的金属碳化物和金属粘结剂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复合材料。其核心组成可以概括为“两相结构”:

中钨智造硬质合金球图片

一、硬质相 - 碳化物

这是提供超高硬度和耐磨性的核心部分,通常占总成分的70% - 97%。

1. 碳化钨(WC):这是迄今为止最重要和最常用的硬质相。

作用:WC颗粒提供了极高的硬度(可达HV1700以上,是钢的2-3倍)、耐磨性和抗压强度。硬质合金球的耐磨性能主要来自于此。

特点: WC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分布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颗粒越细,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通常越高,但韧性可能略有下降。

2. 碳化钛(TiC): 部分牌号(如YT系列)中添加,可提高合金的红硬性(高温下保持硬度的能力)和抗氧化性,但会降低抗弯强度,常用于切削钢材的合金牌号。

3. 碳化钽(TaC)/ 碳化铌(NbC): 能显著提高合金的韧性、抗热震性和高温性能,但成本较高。

中钨智造硬质合金球图片

二、粘结相

这是将坚硬的碳化物颗粒粘结在一起的“胶水”,通常占总成分的3% - 30%。

1. 金属钴:

作用: 金属钴在烧结过程中熔化,润湿碳化物颗粒并将其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致密的整体。它提供了硬质合金所必需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没有钴的粘结,碳化物粉末是无法成型并投入使用的。

特点: 钴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硬质合金的韧性。

低钴含量: 硬度、耐磨性极高,但韧性较差,适用于高耐磨、无冲击的工况(如精密量具、喷嘴)。

高钴含量: 韧性好,抗冲击能力强,但硬度相对较低,适用于有一定冲击和振动的工况。

2. 镍(Ni)或钼(Mo):替代钴的环保型粘结剂,适用于特殊环境(如耐腐蚀、无磁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