钡钨电极的关键制备工艺包括多孔钨基体、钡浸渍还原等。以下使其主要工艺流程:
一、多孔钨基体制备
1.原料选择:高纯度钨粉(99.95%以上),粒度通常为1-5 μm。
2.成型与预烧:
模压或冷等静压成型,压力100-300 MPa,形成多孔坯体。
预烧(800-1200℃)在氢气或真空环境中,初步去除杂质并增强坯体强度,孔隙率控制在20-40%。
二、钡盐浸渍
1.浸渍液配制:
硝酸钡(Ba(NO₃)₂)或碳酸钡(BaCO₃)溶于去离子水或乙醇,浓度10-30 wt%。
添加少量分散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以提高溶液渗透性。
2.浸渍工艺:
真空浸渍:将多孔钨基体置于真空环境中抽气,随后浸入钡盐溶液,利用毛细作用使溶液充分填充孔隙。
循环浸渍:重复浸渍-干燥步骤(2-3次),确保钡盐均匀分布。
三、高温分解与还原
1.分解阶段:
在空气或惰性气氛中加热至400-600℃,分解硝酸钡为氧化钡:2Ba(NO₃)₂ → 2BaO + 4NO₂↑ + O₂↑
若使用碳酸钡,需在更高温度(>1000℃)分解为BaO和CO₂。
2.氢气还原:
在氢气气氛中升温至1200-1600℃,保温1-3小时,将BaO还原为金属钡:BaO + H₂ → Ba + H₂O↑
钡以纳米颗粒形式沉积在钨孔隙内,形成活性电子发射中心。
四、 后处理与性能优化
表面致密化:通过热压或热等静压(HIP)处理,封闭表面孔隙,减少钡挥发。
表面涂层:镀覆Ir、Re或稀土氧化物(如Y₂O₃)薄膜,提升抗离子溅射能力。
电子发射激活:在真空或氢气中高温退火(>1800℃),促进钡向表面迁移,降低逸出功。
五、关键工艺要点
1.孔隙结构控制:
多孔钨基体的孔隙需连通且分布均匀,孔径范围0.1-5 μm,确保钡盐充分渗透。
过高的孔隙率会导致机械强度不足,过低则限制钡负载量。
2.钡挥发抑制:
还原阶段采用快速升温(>10℃/min)和低温短时保温,减少钡损失。
添加铝酸钡(BaAl₂O₄)或镁铝尖晶石(MgAl₂O₄)作为钡的稳定载体。
3.材料兼容性:
避免使用与钡反应的杂质(如氧、硫),需严格控制氢气纯度(露点<-40℃)。
4.性能表征:
电子发射性能:测试逸出功(通常可低至1.5-2.0 eV)、发射电流密度(>10 A/cm²)。
寿命评估:在模拟工作条件下(如真空、高温、电子轰击)测试钡的消耗速率。
钨制品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中钨智造:cn.ctia.group |
产品详情:www.tungsten.com.cn | 钨业新闻:www.ctia.com.cn |
电话:0592-5129595/5129696 | 钨钼百科:baike.ctia.com.cn |
邮箱:sales@chinatungsten.com | 钼业新闻: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