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钨超薄纳米片

利用液相剥离的方法剥离成功了氧化钨超薄纳米片,并将其用于电致变色性能研究。该纳米片厚度仅为 1.4 nm,尺寸为 500 nm。通入不同电压时,氧化钨超薄纳米片颜色在无色和深蓝色之间发生可逆转换。该研究重点比较了氧化钨超薄纳米片和块体氧化钨的电致变色性能。

在吸收波长为 798 nm 下,氧化钨超薄纳米片在着色和褪色状态下的光透过率差为 48%,而块体氧化钨材料仅为 16.2%。在比较着色/褪色响应时间时,纳米片同样表现良好,其着色响应时间为 5.1 s,褪色响应时间为 9.7 s,远优于块体氧化钨材料的 13.4 s 和 12.5 s,也同样优于氧化钨基电致变色器件的响应时间。这些结果表明与块体氧化钨材料相比,氧化钨超薄纳米片表现良好的可柔性和更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将热蒸发和高温煅烧法相结合,在导电玻璃基底上成功制备了直径在 30-70  nm、长度在数微米的氧化钨纳米线。

氧化钨图片

这种超长的氧化钨纳米线组成的电致变色薄膜在循环 1000 圈后其循环伏安曲线几乎无变化,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而此薄膜在吸收波长为 700 nm 时,其在着色和褪色状态下的光透过率差为 34.5%,表现出较好的着色/褪色效率。这种一维超长纳米线结构增大了材料的比表面积,促进了电荷量的增加及电子的快速转移,从而实现快速的光学响应。

氧化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