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资源安全问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和消费国,其稀土消费量已占据全球稀土消费的半壁江山。但是,稀土资源优势并不等于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我国只是稀土资源大国和生产大国,还不是应用大国,更不是稀土强国。由于我国近20多年对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世界稀土新矿藏的不断发现,使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重不断下降,我国稀土资源大国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在稀土生产方面,尽管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存在着生产企业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且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创汇值不高,我们还没有掌握稀土产品的定价权,特别是由于无序竞争、低价竞销,造成出口量越来越多,而价格却越来越低,让外国人从中渔利。另外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对稀土资源的利用方面差距很大。我国稀土主要是应用在传统领域中,应用在高新技术领域中还不到50%,特别是在稀土新材料领域,我国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些存在的事实已严重危害到我国稀土资源安全问题。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资源安全管理对策,确保战略性资源的长期有效供给,对维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稀土产业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确立了在世界上稀土生产量、出口量和消费量第一的地位。但是,稀土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不能掩盖存在的严重问题,体现在:稀土资源掠夺性和破坏性开采、稀土资源流失严重、稀土价格缺乏主导权、环境污染、技术研发力量不足,高技术专利受制于人等。

一、稀土资源掠夺性和破坏性开采

尽管我国对稀土行业实行限量开采政策,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稀土价格比较高,大量国有资金涌入稀土行业,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冶炼厂,再加上成千上万家民营企业一哄而上,造成国家对稀土资源开采管理上的失控。多数中小型稀土企业无证开采、越界开采、过量开采,乱采滥挖和“挑肥拣瘦”等现象十分严重。每年稀土实际开采量往往是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的数倍,例如2007年,国土资源部给南方稀土企业下达指令性限额开采量是8000多吨,但统计数据却达到4.5万吨。目前稀土资源的现状已是千疮百孔地破坏性开采。

二、稀土资源流失严重

稀土资源大量无节制出口是造成我国稀土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005年我国产稀土产量为11.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6%以上。由于我国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低廉,造就了一些国家的贪婪,例如,日本、韩国自身资源短缺,对稀土严重依赖于进口,中国稀土出口量的近70%都是这两个国家;稀土储量世界第二的美国,早早便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转而从我国大量进口。在稀土价格低迷的时候,一些国家大量购买,增加储备,例如日本从中国采购稀土矿以后,将其沉入海底作为战略资源库。西方发达国家的贪婪还表现在,它们不但通过政府拨款超额购进,存储于各自仓库中,还通过投资办厂等方式规避中国法律,逃避稀土出口配额限制,公开进行掠夺。仅包头市已有外国稀土企业10多家,其中不少企业收购稀土原料或初级产品后,稍做加工便运往国外,这种投资办厂实质是变相掠夺我国稀土资源。如按目前我国稀土企业的开采水平和出口规模,用不了多少年,我国将成为稀土资源纯进口国。据2005年底美国矿物部公布的数据,全球累计探明稀土工业储量为1.54亿吨,我国拥有的比重从早年的90%以上降为58%左右,资源优势大幅下滑。

三、我国稀土技术研发力量不足,专利技术受制于人,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我我国是稀土大国,却是稀土技术弱国,稀土产品深加工和后处理工艺、自主研发能力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稀土产品主要是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和抛光粉等中低端产品,初级产品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75%,缺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企业的利润只有1%~5%。国外企业采取附带自主开发的方式,用其稀土技术专利对我国进行覆盖和限制,给我国稀土产业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带来很大阻力。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掌握了稀土高技术材料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垄断了系列专利,利用其专利技术优势对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进行扼制。专利不仅代表着技术,还意味着市场和利益,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中国企业没有权利进行生产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意味着国际市场的丧失,而西方发达国家却利用他国资源攫取着稀土产品生产的大部分利润。

四、稀土价格缺乏主导权

按国际定价惯例,一个企业或国家如果拥有某类产品的一半市场份额,就应具有市场价格的决定权和主导权。经济学上认为的,当某一势力对一种产品的供应量占有相对比例优势时,就会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份额还不到50%,却能左右着石油的价格。但是,尽管中国拥有稀土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4个世界第一,却在世界市场没有主导权,甚至缺乏相应的话语权。什么原因造成如此现状?中国稀土出口量过大且秩序混乱,西方进口商同时和国内上百家稀土生产企业发生购销上的接触,人为诱导我国稀土供应商相互压价、恶性竞争,造成我国稀土产业全面亏损。2007年全球稀土供缺于求,这是自 2001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全球稀土供给下降10%,而消费却上涨了16%,供需缺口为5570吨。也正是2007年底到2008年5月,全国稀土价格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大跳水”:原矿从7.6万元/吨降到了6.4万元/吨,稀土的标志性产品氧化镨钕从每吨22万元一度下降至每吨13.5万元……仅仅半年时间,几乎所有的稀土原矿和产品都出现价格持续下滑现象。追究其价格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国际大买家在低价时大量购进我国稀土产品,并作为战略物资储备起来,价格上涨时则停止采购使用库存,待再次降价时再行购进,这就逼着国内企业竞相降价出售。另外还有一定的恶性竞争因素。我国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江西、内蒙古等省区,地理分布相对集中,但对外销售却很分散,出口稀土的企业达100多家,多家竞争的结果是竞相压价出口。目前“稀土”只是卖了个“土”的价钱!就象人参卖了个萝卜价!

五、稀土企业布局混乱

目前全国有稀土开采、冶炼等生产企业100多家,应用企业更是达1000多家,仅内蒙古就拥有稀土生产及应用企业80多家,分属冶金、有色、核工业等系统以及地方和民营企业,产业布局和竞争秩序混乱,给国外进口商规避配额限制以可乘之机。

六、监控管理困难

我国稀土资源产地大多位于边远山区,而矿产资源管理机构又大多在城市,这给监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既得利益的驱动下,乱采滥挖的中小企业抓住这一特点,采用迂回游击战术,巧妙地避开抑制性的稀土资源政策的管制,依然从自身利益出发从事生产活动,治理效果不佳。再则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企业隶属关系复杂,加之一些地方的保护,有的相关部门违规或越权审批稀土项目,使得稀土行业直接取得了扩张性的效果。

七、稀土配额倒卖严重

为防止资源流失,督促产业升级,1998年以来,我国对稀土产品出口开始实施配额管理制。但随着稀土的需求日益扩大和配额总量的减少,出口配额炙手可热,部分获得配额较多的企业为牟暴利,存在违规倒卖配额、代理出口等不法行为,扰乱了出口秩序。除了各级政府机构管理不善,一些企业的行为不端更是问题存在的根源。

八、稀土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稀土矿的乱采滥挖

稀土乱采滥挖,以及“三废”问题,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大量耕地荒芜。而且由于稀土矿伴生大量放射性元素“钍”,因此稀土矿开采的环境问题也严重于一般矿床的开采。白云鄂博地区大量稀土矿的尾矿坝分布在黄河附近,一旦出现地震或者大规模降雨将致使尾矿坝决堤,尾矿流入黄河后,大量放射性废物将进入黄河水源地,带来的生态灾难是我们不能想象的。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WML版:http://m.chinatungsten.com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