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稀土争端案中国一审败诉中方表遗憾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4日 星期五 17:52
- 作者:HJF
- 点击数:1098
记者昨日从有关方面获悉,历时两年的欧美日向WTO(世贸组织)起诉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贸易争端,WTO于本月26日公布了专家组报告,认为中国相关措施不符合WTO规则及中国入世承诺。对此,中方表示遗憾,并将继续做好后续工作。
长期以来,中国以23%稀土资源承担世界90%以上市场供应,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强并完善对高污染、高耗能、消耗资源性产品的综合(行情专区)管理。其中对稀土等产品进行了出口配额等管理。中方做法是有理有据的,因为世贸组织规则虽然要求其成员取消出口限制,但却规定了两项豁免条款,即“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以及“与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如此类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
事实上,这一措施并未影响稀土的市场价格。2013年,国际市场稀土需求依旧不足。截至去年10月底,中国累计出口稀土17911吨,仅占全年出口配额总量的57.8%,一些出口配额没有使用。
然而,中方的合理措施引起了长期习惯于大量进口稀土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不满。2012年3月,这些国家和地区以中国稀土、钨等占全球储量的比例较大,采取出口限制影响了各国相关产业发展为由,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发展中国家话语权仍弱
今年3月26日,世贸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关税、出口配额以及出口配额管理和分配措施不符合有关世贸规则和中方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不过,虽然“一审”败诉,但WTO专家组也认可中方对稀土、钨、钼采取的综合性资源与环境保护措施,并驳回了欧盟关于申请钼出口配额企业的“出口实绩”要求歧视外国企业的主张。
有业内专家指出,中国对稀土等可用竭自然资源出口的限制有理有据,这场诉讼案的初步结果表示,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仍存在某些不公平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总体仍然较弱。
就此,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发表谈话指出,中方感到遗憾。中国相关措施既是保护可用尽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需要,也是对保持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重要努力。“中方将继续以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方式加强对资源类产品的管理,维护公平竞争。”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中日WTO稀土争端背后:一开始中国就已输了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4日 星期五 17:50
- 作者:HJF
- 点击数:1097
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起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这场败诉毫不突然,因为从两年前开始,关于这场稀土战争的结局预言便已被无数次重复。甚至内容基本完全一样的官司,我们在2009年已经输过一回,上次的结果,我们被迫开放铝土、焦炭等9种工业原材料出口。而这次,不知道我们利用上诉期争取的时间组建的五大稀土集团,是否可以亡羊补牢。不知道我们能否在入世第14年,成功说出我们不用再交学费了。
“行为全线违规”
稀土这场战役,两年前正式打响。
2012年3月1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认为中国限制稀土、钨、钼三种原材料出口违反WTO相关规定,请求联合欧盟与美国,向WTO提起申诉。“从日本申诉的那一刻开始,中国政府就已经输定了,因为违规是既定事实。”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向重庆青年报记者表示,这场关于稀土的争议,从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
为什么会输?早在2012年3月20日的《法制晚报》上,便刊登了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汤婧的分析文章。文章认为,本次申诉焦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中国稀土材料出口限制的法律是否符合WTO规定GATT第20条(g)项(GATT不得妨碍成员方实施“与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且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措施同时实施”);第二,中国出口关税是否符合例外情形。
分析认为,由于中国在国内稀土开采和消费方面,尚未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因此该方面可能成为中国在该场诉讼中的软肋。在之后的抗辩中,应向WTO提交“证明采取了相应的国内限制生产或消费措施”的证据。而在出口税方面,如果需要WTO认可“特殊例外”,则中国必须满足程序性要件,如“与受影响的成员事先磋商”。但显然,中国也并未履行这些程序。最后,文章总结道:“在缺乏合作、沟通的前提下,独自提高关税的办法无疑在现行WTO框架下是不具有正当性的。”
两年后,当WTO专家组报告发布后,其主要理由与结论与汤婧的分析文章惊人一致。
当年,与汤婧一样用条例分析稀土争端的,还有《日本经济新闻》编委后藤康浩。虽然后藤在文章中也小篇幅用条款来分析“中国对稀土出口限制违规”,但其重点却落在了煽动民族情绪上。利用20世纪70年代日本遭遇的“油荒”影射稀土争端,将整个事件歪曲到“经济战争”的层面。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产能过剩困扰我国稀土深加工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4日 星期五 17:43
- 作者:HJF
- 点击数:1078
3月26日,中国稀土案初裁败诉后,业内人士对稀土现状进行了剖析。1元钱的稀土原料,我们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就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我国向全球供应着90%以上的稀土资源,但因为没有取得稀土定价权,将资源卖成了“白菜价”。
把粗加工变为深加工是稀土产业的出路
价格失衡状态,让我国痛下决心整治稀土产业。实施稀土配额制度,就是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考虑,在出口环节实施的一项管控。
机构稀土市场研究分析师陈欢分析称,出口管理措施的取消不会对我国稀土产业本身造成太大影响,真正受到冲击的将会是我国稀土深加工和应用环节。
五矿集团总裁助理王炯辉的话,道出了稀土产业在深加工领域的短板:1元钱的稀土原料,我们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就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
4月2日,内蒙古一家稀土企业高层告诉记者,“我国稀土产业的出路不在于稀土整合,而是如何把粗加工变为深加工。”
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袁开洪的调研,三大基地主要为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大多在初级原材料及粗加工阶段,产品研发等发展较慢。
重复建设引发的产能过剩困扰稀土深加工
袁开洪说,尽管我国稀土永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市场份额不足10%。很多省份,即使没有资源和核心技术的情况下,仍大量建设钕铁硼新项目,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同质化恶性竞争现象。
“我们一些企业都是有分工的,现在每个地方都在圈地,搞稀土园区搞钕铁硼,一搞搞二十几万吨,重复建设这是最大的浪费。稀土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现实问题是,目前国内稀土加工企业多集中在钕铁硼、发光材料和镍氢电池三大行业,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应用方面少有涉猎。同质化严重制约着稀土应用的发展。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稀土卖出白菜价,伤不起!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4日 星期五 17:47
- 作者:HJF
- 点击数:1007
据报道,太平间看最后一眼要交2万元押金,如此莫名乱收费,逝者家属直呼“伤不起”;40斤生菜才能买来一碗烩面,菜农感叹“伤不起”;而我国稀土深加工之殇,更让产业升级“伤不起”。
太平间成“宰人间”:要看最后一眼先交2万押金
太平间是死者火化入土前的必经之地,但是新华网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医院和殡仪馆的太平间却发生异化,从宁静之地变质为“扒活人一层皮,发死人身上财”的圈钱宰人之地。“要看最后一眼,先交2万元押金”,否则不能看。
殡葬行业乱象,远不止于此。清明节临近,沈阳、青岛、济南等在内的全国不少地方,陆续出现公墓20年使用期届满,面临续收护墓费的问题。逝者为啥要2 0年一“交租”?20年的“收租期”合理吗?
中国历来有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传统,而人们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就给了个别人垄断捆绑消费牟取暴利的空子。于是乎,各种名目的收费,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不敢收的,让人实在“伤不起”。
其实,针对殡葬服务的混乱和暴利,很多地方出台过规定,对遗体接运、冷藏、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执行政府定价。但是这样的规定,却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乱象丛生。
人民网评论,要让殡葬服务回归本真,民政部门必须要有所作为。虽说民营资本进入殡葬服务是造成乱象的直接原因,但各级民政部门仍是当之无愧的监管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完全可以通过建立行业操作规范等手段,来阻断非法谋利行为。
河南中牟大量蔬菜滞销 40斤生菜卖不了一碗烩面钱
伤不起的,还有农民。俗话说,菜贱伤农,最近,大河报记者走访郑州市中牟县菜农时发现,这里种植的大量芹菜、生菜、菠菜等蔬菜遭遇滞销。菜农即使以基地的价钱出售,也无法将地里的蔬菜卖完,无奈之下,农民们只好将蔬菜犁进地里或弃置路边。
在河南中牟县,生菜每斤2毛钱,40斤生菜才买得了一碗烩面,虽说物价上涨牵动着公众的心,平抑菜价见效是众望所归。但消费者如果看到菜价回落背后成千上万菜农的苦脸、哭脸,还有多少人笑得出来?
想要解开“菜贱伤农”的死结,单靠农民的力量显然太过单薄。长江网评论指出,蔬菜滞销难销,最直接的问题出在市场对接不到位。要解决丰产不丰收的问题,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为菜农组织蔬菜生产和销售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还要大力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
中国稀土深加工之殇:10元卖出去1000多元买回来
菜贱伤农,而我国稀土行业由于定价权缺失,把稀土资源也卖出了“白菜价”。据报道,中国向全球供应着90%以上的稀土资源,但是1元钱的稀土原料,我们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就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
一句话道出了我国稀土产业在深加工领域的短板。这种失衡状态,让稀土产业“伤不起”。
目前,我国稀土原料和加工产业大体保持三大基地和南北两大生产体系格局。而三大基地主要是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大多在初级原材料及粗加工阶段,下游应用也就是产品研发等发展较慢。
如何把粗加工变成深加工,突破现有的发展“怪圈”,留给稀土行业转型升级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中国稀土产业出路:粗加工转变为深加工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4日 星期五 17:42
- 作者:HJF
- 点击数:1052
中国向全球供应着90%以上的稀土资源,但因为没有取得稀土定价权,将资源卖成了“白菜价”。
这种失衡状态,让我国痛下决心整治稀土产业。实施稀土配额制度,就是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考虑,在出口环节实施的一项管控。
机构稀土市场研究分析师陈欢分析称,出口管理措施的取消不会对我国稀土产业本身造成太大影响,真正受到冲击的将会是我国稀土深加工和应用环节。
五矿集团总裁助理王炯辉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的一席话,道出了稀土产业在深加工领域的短板:1元钱的稀土原料,我们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就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
4月2日,内蒙古一家稀土企业高层表示,“我国稀土产业的出路不在于稀土整合,而是如何把粗加工变为深加工。”
目前,我国稀土原料及加工产业大体保持三大基地和南北两大生产体系格局,随着国家政策执行,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但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袁开洪的调研,三大基地主要为生产基地,其主要产品大多在初级原材料及粗加工阶段,下游应用即产品研发等发展较慢。
以钕铁硼为例,它分为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两种。其中,粘结钕铁硼磁体是把钕铁硼合金粉末,用环氧树脂、塑料和其他粘结助剂等混合均匀,并采用一定的成型方法如模压成型、注射成型和压延成型等,制备而成的复合永磁体。
银河磁体此前就有个项目,即通过采用粘结钕铁硼磁钢,每年可用镨钕合金约1200吨以上,可大大节约电力成本。但由于稀土价格“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对粘结钕铁硼行业产生极大影响,这一项目也因用户无法接受早早夭折。
“在稀土价格暴涨的时候,卖产品甚至不如直接卖资源。”前述企业高层说,受稀土暴涨暴跌的影响,稀土下游深加工环节大受打击。
在多位行业人士眼里,中国的稀土深加工水平良莠不齐,钕铁硼行业更是不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稀土暴利驱动下,原材料初级产品环节不断扩充,相对的下游应用却急剧萎缩。“打击的不光是信心,还有信誉,到现在都没完全恢复过来。”
困扰稀土深加工的另一“烦心事”是由重复建设引发的产能严重过剩。
袁开洪说,尽管我国稀土永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市场份额不足10%。很多省份,即使没有资源和核心技术的情况下,仍大量建设钕铁硼新项目,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同质化恶性竞争现象。
“我们好端端的一些企业都是有分工的,现在每个地方都在圈地,搞稀土园区搞钕铁硼,一搞搞二十几万吨,重复建设这是最大的浪费。”曾有稀土企业人士表示。
实际上,目前不只是稀土分离环节出现产能过剩,发光材料中也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其中,2011年稀土发光材料产能在6000吨左右,但仅一年后产能就超过2万吨,很多新上马的项目产能均以4000吨起。
以厦门钨业为例,该公司自2006年开始进入稀土行业,重点发展稀土深加工产业,现建有5000吨贮氢合金粉项目、1000吨荧光粉项目。
此外,已明确要淡出上游控制权的包钢稀土未来的发展战略也是重点发展稀土材料应用,扩大中高端领域稀土材料应用范围、提升稀土应用技术水平、增加稀土产品附加值。包钢集团甚至承诺,将支持包钢稀土重点发展稀土冶炼、分离、材料及应用领域,包钢稀土为包钢集团稀土冶炼、分离及应用业务的整合方。
现实问题是,目前国内稀土加工企业多集中在钕铁硼、发光材料和镍氢电池三大行业,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应用方面少有涉猎。稀土深加工行业的同质化,已经严重制约着稀土应用的发展。
“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很短,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链条是终端产品,但这些年我们卖的还是稀土初级产品,反过来还要以成千上万倍的价格从国外买进深加工成品。”前述企业人士说。
他认为,稀土产业的深加工关键是看应用端,目前应用环节没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替代材料争夺市场技术问题很难抢占高端市场,再就是出口不振,国内消费本来就是短板;还有镧镁镍储氢动力电池国内企业产业化还存在问题。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