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的发展史之一
-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11:18
- 点击数:4262
自1923年硬质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材料和结构材料问世以来,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十九世纪末叶,人们为了寻找新的材料来取代高速钢,以进一步提高金属切削速度、降低加工成本和解决灯泡钨丝的拉拔等问题,开始了对硬质合金的研究。早期的工作主要是着眼于各种难熔化合物,特别是碳化钨的研究。从1893年以来,德国科学家就利用三氧化钨和糖在电炉中一起加热到高温的方法制取出碳化钨,并试图利用其高熔点、高硬度等特性来制取拉丝模等,以便取代金刚石材料,但由于碳化钨脆性大,易开裂和韧性低等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工业应用。
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科学家Karl Schroter研究发现纯碳化钨不能适应拉拔过程中所形成的激烈的应力变化,只有把低熔点金属加入WC中才能在不降低硬度的条件下,使毛坯具有一定的韧性。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Schroter于1923年首先提出了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即将碳化钨与少量的铁族金属(铁、镍、钴)混合,然后压制成型并在高于1300℃温度下于氢气中烧结来生产硬度合金的专利。他在专利中提出的工艺,实质上就是今天许多厂仍在采用的WC—Co硬质合金生产工艺。1923年德国的krupp公司正式成批生产这种合金,并以widia(类似金刚石)的商标在市场上销售。随后美国、奥地利、瑞典、日本、原苏联和其他一些国家也相继生产硬质合金,于是硬质合金生产技术开始得到迅速发展。起初,人们以为WC—Co硬质合金能加工各种材料,但很快发现,在加工钢材时,这种合金很容易因扩散磨损而损坏。1929年还是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用两种以上的碳化物组成的固溶体比用单一的碳化物作为硬质合金的基体更为优越,并提出了有关固溶体应用的专利。同年,德国的krupp公司开始生产WC—TiC—Co的合金。1932年美国根据schroter及其同事专利,也研究出WC—TiC—Co合金。不久科学家又研究出WC—TiC—TaC—Co合金,从而使钢材加工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改进了车床的动力和刚性,切削量增大,人们开始研究可转位硬质合金刀具。使用这种刀具无需焊接,可随时调换刀头,刀杆可长期使用,其经济效果十分显著,是硬质合金工业的重大进展之一。自1953年12月可转位刀片问世并采用以来,其推广应用十分迅速,目前全世界的硬质合金生产厂家都在生产这种刀片。
六十年代末期,西德krupp公司成功地研制了涂层硬质合金,它的出现是硬质合金生产技术的又一重大进展。这种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把普通的硬质合金刀片涂上薄薄的一层硬质化合物(如TiC、TiN等)而得到的涂层刀片,在高速下切削铸铁和钢材时,可以比未涂层的硬质合金刀片寿命增加好几倍,而且切削速度可以提高25~30%左右,因此它不久就获得了广泛的工业应用。目前世界上在所出售的可转位刀具中大约有一大半是使用涂层硬质合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硬质合金的用途愈来愈广泛,人们对硬质合金的性能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在硬质合金领域除开展一些基础理论研究外,更多精力是集中在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的改进创新上,以便能获得更多更好的产品。六十年代末期研究开发并引入硬质合金生产领域中的热等压技术,是硬质合金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合金,其孔隙度极低,韧性、断裂应力和抗冲击性均有很大提高。七十年代移植到硬质合金生产领域中的喷雾干燥技术也是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应用这种方法能获得质量稳定、流动性好、压制性能优良的粉末粒料,加上不断推出的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压力机,使混合粒制备到压坯成型,工艺流程缩短、产品精度提高,并可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有力推动可转位刀片生产。
钨产品生产商、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WML版:http://m.chinatungst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