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鱼汛却无鱼上钩
-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 09:22
- 点击数:812
垂钓是一系列线索的拼图,钓位、钓具、钓饵都是拼图上的一块,而鱼则是其中最核心的一部分。没有鱼,垂钓就失去了意义,寻找鱼类的踪迹,成为钓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广阔的水库,湍急的溪流中,如何透过地形,环境,水情等诸多要素,找到我们心仪的鱼类,这也是一门学问。
找鱼
鱼类作为生物的一种,有着固定的生活规律和习性,因此衍生的找鱼方法很多,因循固定的原则线索,自然能够在广袤的水域当中,寻找到鱼类。
第一种:看天色算远近,在天色不佳时,阴天,连绵阴雨天,朝着近岸区域靠近,鱼类会因为遮阳、氧气等多种原因,活动在浅水区。而在晴天时,鱼类不常出没在浅水区,多选择在深水区垂钓。

第二种:听声辩位。夜钓中,野外环境相对寂静,异常声响很明显。若无大鱼,大风,岸边应该是风平浪静,无声无息。一旦有大鱼靠近,游动,都有可能掀起水花声,声音较为明显,群居鱼类,甚至能提到莎莎的啃食食物声。
第三种:根据温度寻找鱼迹。鱼类是变温动物,会根据不同的温度变化,更换不同的泳层。在气温较高时,鱼类会靠近岸边活动,常常出没于陡坡、桦尖处。而气温低时,鱼类潜入水底,在觅食时会沿深水到浅水,选择深浅水交界处钓获最好。
第四种:遵循氧气规律。氧气含量决定了鱼类的活性程度,氧气含量越高,鱼类密度越高,吃口越积极,在一些水流流动快,水面交换的水域处,都会有较多的鱼类。尤其是在大风,高压天气,鱼类纷纷上浮,垂钓难度降低。
第五种:循味找鱼。鱼类觅食主要靠嗅觉,味道对了,鱼就会来。选择鱼类熟悉的味道,更容易吸引鱼类前来觅食,不熟悉的食物,鱼类就算被引来了,也不敢贸然入口。
先要找到鱼群,把握住安全感、食物、以及氧气三个原则,按图索骥,寻找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水域,就离找到鱼类不远了。
有鱼汛却无鱼上钩
找到了鱼类,窝子打好了,开始进行垂钓。看着浮漂不停的活动,提竿却总是无鱼,针对这种现象,其中的问题又在那里呢?
首先,最常见的是线组问题,典型如:钓具选用错误,主线、子线、钓钩挑选不对口;浮漂调漂应用错误;缺少八字环、太空豆等辅助工具,或是钨合金渔坠配置不当。线组问题多因为钓线太硬,鱼钩太大;调漂问题多在于灵顿倾向失误;辅助工具缺失,属于新手常犯错误。线组的问题,根源在于对垂钓不熟悉,经验太少,需要提高实战经验。
饵料问题最为常见,也最好改善,有鱼汛却不上鱼,主要原因在于拉饵拉丝过长,饵料太硬、太黏或者太松散。能够吸引到鱼类觅食,说明饵料的材质和味型并不存在问题,可能是饵料状态不对。这方面,可以通过减少拉丝粉,增减搅拌时间和力度化解。
操作方面,不会根据水深,鱼体大小选择合适鱼竿,软杆起鱼慢,而硬竿力大易出错。把握提竿时机不准确,提竿的力度、角度等偏差值大,脱钩跑鱼率太高。另外,持竿姿势不对,是不少老钓友最常见的问题,身体歪七扭八,一手持竿,一手抽烟之类的问题,都会耽搁垂钓。
最后,对鱼类习性了解程度,也决定了上鱼的效果,根据漂相,吃口特点,能否做出提前的准备,是衡量一个钓手的水平的重要标准。
钨渔坠子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产品详情: http://www.fishing-sinkers.com |
电话:0592-5129696 传真:5129797 | 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 钨钼图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钨业协会:http://www.ctia.com.cn | 钼业新闻: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