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钨丝的百年发展史Ⅲ—硬质金属的发明

钨线圈图片

硬质金属的发明

掺杂钨丝发展历史年表中的下一个重要里程碑是1923年,它标志着德国柏林欧司朗(OSRAM)研究小组的首席工程师K.Schröter通过混合、压制和液相烧结将碳化钨(WC)和钴粉相结合的方法制成的硬质合金或硬金属。

阅读更多:掺杂钨丝的百年发展史Ⅲ—硬质金属的发明

掺杂钨丝的百年发展史Ⅱ—柯立芝工艺

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的消防局大楼和老式的第一台柯立芝灯图片

柯立芝工艺

威廉-D-柯立芝(1873-1975),图8,于1905年9月在GE的研究实验室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有趣的是,柯立芝的第一个任务是调查德国钽灯的灯丝在交流电下运行时迅速断裂的原因,很大可能性是由于灯的空腔技术的限制,以及灯泡的残留气体。

阅读更多:掺杂钨丝的百年发展史Ⅱ—柯立芝工艺

含稀土氧化物钼粉的制备方法

钼粉图片

与纯钼粉(Mo粉)相比,含有稀土氧化物的Mo粉拥有更高的综合性能,所以生产的钼制品也具有更好的质量,比如掺杂稀土的钼丝不仅比纯钼丝具有更高的再结晶温度和室温强度,还具有更好的高温抗下垂性能。但是,当前掺杂稀土Mo粉的生产方法存在较多的不足,比如第二相颗粒的尺度不易控制,难以获得均匀分布的纳米量级的第二相颗粒等,因此对钼制品的强韧化效果有限,而且还会降低钼制品的韧性,进而导致钼产品在一些领域应用受到限制。

阅读更多:含稀土氧化物钼粉的制备方法

掺杂钨丝的百年发展史Ⅰ— 早期的冶金学试验

Auer燃气壁炉灯图片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威廉.柯立芝(William D.Coolidge)在1909年开发的“使钨具有延展性”的PM加工步骤和工具,标志着钨灯丝在照明工业中的使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开始了现代粉末冶金的工业时代。

阅读更多:掺杂钨丝的百年发展史Ⅰ— 早期的冶金学试验

高纯钨酸的生产方法

高纯钨酸图片

高纯钨酸是钨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除了能用来生产氧化钨、钨酸盐和其它钨制品之外,还能作为媒染剂用于颜料、染料、油墨行业,作为助溶剂用于陶瓷行业,作为织物加重剂用于纤维行业。然而,用传统工艺生产的钨酸由于存在杂质含量高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所以很难满足未来颜料、陶瓷和纤维等行业的需求。有鉴于此,专利号为27630270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阅读更多:高纯钨酸的生产方法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