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稀土市场价格行情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3年11月01日 星期五 17:43
- 作者:HJF
- 点击数:1514
11月1日:今稀土市场行情低迷,需求仍旧低迷,大厂以不报价为主,部分中小型厂家因需求低迷低价出货,下游按需采购,观望情绪浓烈,收储计划已近,短时间内稀土价格或难以明显走低,僵持为主。
氧化镝主流厂家含税180-190万元/吨,镝铁主流厂家含税价190-200万元/吨。
氧化镨主流厂家含税价560,000-580,000元/吨。氧化钕340,000-350,000元/吨。
氧化镧厂家含税价26,000-27,000元/吨。氧化铈主流厂家含税价25,000-27,000元/吨。
氧化镨钕主流厂家含税价325,000-335,000元/吨,镨钕金属主流厂家含税价425,000-435,000元/吨。
荧光级氧化铕主流厂家含税价4,600-4,800元/千克。荧光级氧化铽主流厂家含税价3,700-3,900元/千克。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本周稀土行情大势未改观 价格有稳有降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3年11月01日 星期五 17:37
- 作者:HJF
- 点击数:1464
本周稀土市场震荡低迷的行情延续,稀土多数品种报价基本弱势持稳或者再次下调。目前据了解,供应商表示,因对后市走势难以判断,不好报价。近两日有业内人士反映市场参与者对后市心态稍微好转,认为下面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增加,但市场价格暂未有明确反应,仍有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价格会面临继续下调。总体而言,行情暂未明显好转。
本周镧、铈市场,价格还在低位,走势平稳,供应商调价幅度较少。因市场需求少,而价格已经跌至近三年来最低的位置,企业利润稀薄。
镨钕市场,本周镨钕及氧化物价格集中趋势仍在向下,价格下调幅度在1万元/吨左右,上海及江苏地区供应商反映,现在已经出清仓库镨钕金属,近期少有订单。目前镨钕市场主流报价在41-42万元/吨,氧化镨钕32-33万元/吨。
镝类产品市场,本周市场弱势震荡,氧化镝价格在175万元/吨左右,为出货,也曾有商家愿意以更低的价格出货,镝铁价格则略高出3-5万元/吨。相比较其他氧化物而言,商家下调氧化镝报价的幅度较大且调价次数也较为频繁。
本周氧化铒、氧化钕、氧化钇等氧化物价格弱势持稳,部分贸易商能接受以低于市场主流价格出货,整体而言价格波动不大。氧化铒、氧化钕有调价的幅度在5千元/吨左右,氧化钇报价平稳或略有下调1-2千元/吨。
铕、铽氧化物市场部分商家下调价格,主要价格仍较为集中。据上海地区供应商报价氧化铕带票470万元/吨,氧化铽带票390万元/吨,多数商家报价在这个价位附近或略低10万元/吨左右。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稀土案初裁或对华不利 中国仍有上诉机会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3年11月01日 星期五 09:52
- 作者:HJF
- 点击数:1568
就在本周初,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已经将就美日欧诉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争端做出的中期报告发给了争端各方。虽然最终报告要在6周至8周后才有可能公布于世,但有媒体指出,专家组基本支持美国、日本和欧盟针对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政策违规的诉求。日本媒体甚至已经公开报道称,专家组已经对美日欧针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诉讼作出初步裁定,基本上同意原告的论点。
“其实这个消息早已传出。中国在入世的时候已有相关承诺,初步裁定确实对中国不利。但目前看来,中国只能继续上诉。”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急不得。”
中国应诉理由不被重视
事实上,美日欧与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分歧已持续数年,稀土案也已耗时一年半——2012年3月,美、日、欧三方先后向WTO提起贸易争端诉讼请求,认为中国针对17种稀土以及钨和钼的出口配额和出口税等实行了限制性措施。之后进行的双边磋商并没有得出解决方案。2012年9月,由世贸组织总干事组建专家组进行裁定。
但中国并非不愿息事宁人。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稀土的过量生产将导致环境被破坏,阻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调查显示,在稀土矿山上,被开采完的稀土矿周围已经不再生长植被,有的甚至整座山已被挖空,变成了秃山。江西省工信委此前发布的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整个江西省稀土主营利润也只不过为64亿元,380亿元的巨额“环保欠款”是前年江西省整个稀土行业利润的6倍之多。
商务部曾多次表示,关于稀土问题,中方政策目标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中方一贯尊重世贸规则,积极履行世贸承诺。
但欧美日的态度依旧强硬。其实,对于资源出口,中国不是首个,也不是唯一一个采取配额制的。据林伯强介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出口实行配额,最典型的例子是石油输出组织(OPEC)国家的石油出口。
美日欧早有准备
外界预计,WTO专家组将在征询有关方面意见后,最快于11月中旬发布最终报告。而根据流程,专家组的审理相当于“一审”。如果对专家组的报告不满,中国可以上诉至WTO高级委员会,以便最终裁决。
但国内业界依旧对此案的最终结果不看好,而让他们普遍持悲观情绪的原因是,之前曾经出现过类似案件——2011年年底,美国、墨西哥和欧盟在WTO框架内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请求,指责中方对铝土等9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价格以及数量控制,违反世贸规则。而结局是——中国的申诉被驳回。
对此,上海汉路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怀涛分析指出,WTO的最终裁决报告实际上推翻了初步裁定中关于中国出口许可、最低出口价格要求、出口配额和费用管理等方面的限制,但维持了初步裁定中出口税和配额的核心内容,驳回了中国基于环境保护或供应短缺对初步裁定提出的上诉请求。
“中国一直强调设置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的目的是保护资源和环境,而保护自然资源是WTO允许的,但前提是此类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目前来看,中国尚未做到出口配额与国内消费保持数量一致。”王怀涛认为,按常规来说,那次的判决很可能成为WTO裁决此次稀土案的范例。
不过,WTO原则上要求取消出口限制,但规定了两项豁免条款:“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及“与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如此类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
“因此,一旦结果对中国不利,中方应当积极上诉。”王怀涛表示,中国应坚持“中国采取的稀土政策措施是出于保护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本国稀土的生产和消费进行必要限制,符合WTO规则的豁免规定”。同时,中国稀土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横向对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对相关紧缺资源的出口税率也远不止10%的水平。为此,中国应援引这两项条款作为实施稀土出口限制的正当理由,并进行横向对比,以说明提高稀土出口关税的合理性。
败诉并不意味着没活路
如果最终裁决中国败诉,中国可能将放开在稀土政策上的管制。王观涛表示,中国稀土行业没有了关税和出口配额的限制后,很可能陷入阶段性价格混战,并导致恶性竞争,极不利于环境保护。
但林伯强指出,即便败诉,中国也并非束手无策。“中国对稀土出口实行配额制度其实只是在行业整合没有完成的情况下采取的应急之策。单就稀土行业来说,中国相关产业的整合如果顺利进行,配额制度迟早是要取消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合过程中,中国稀土产业仍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环境成本问题,另一个是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都存在的稀土问题的不可控性。“原本,从市场发展来看,企业越多竞争越激烈,产业发展越好。但涉及到资源类产品的出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反而是把企业做大做强更容易对出口价格和规模形成制约。”在林伯强看来,只要把资源成本提高,稀土的价格自然就会随之水涨船高。同时,如果对国内企业征收税费,稀土的价格也会随之提高。不过,目前最根本的策略还是“由内而外”,即先治理国内稀土的乱象,再考虑对外政策。当下,整合稀土行业最重要的是得到地方政府的全力配合,让国家的相关规章政策能够真正上行下达。
据悉,WTO诉讼最快年底见分晓。不过,按规定,调整新的出口关税和配额政策,可以有半年至一年的宽限期,即可能最晚于2015年年初全面放开稀土关税、配额。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WTO初裁棒喝中国稀土业 利空再袭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3年11月01日 星期五 09:54
- 作者:HJF
- 点击数:1438
就在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稀土业即将走出低谷之际,利空再次来袭。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联合起诉中国“不当限制稀土出口”问题上,WTO争端机构汇总的“中期报告大体认定美日欧的诉求合理”。报道并指出:“11月下旬将出台最终报告,估计不会推翻这次判断,美日欧可能在此问题上胜诉。”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稀土一度满足了全球90%的市场需求。因此,中国政府对稀土出口进行配额限制,自然会让美日欧发达经济体感到不安。如果美日欧在此问题上胜诉,中方将不得不在出口配额问题上让步,从而对稀土关税、配额全面放开,稀土价格很有可能就此重新回到“白菜价”。业内人士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结果与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稀土行业整顿,以及中国的资源战略是相违背的。因此,中国政府势必会就此问题进行申诉,博弈的结果很可能是双方都做出妥协。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合理 世贸莫存酸葡萄心里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3年11月01日 星期五 09:48
- 作者:HJF
- 点击数:1570
抛开稀土的战略性资源属性不说,稀土生产带给环境的污染是公认的事实。因此,在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中国开始限制稀土出口是合情合理的。
中国虽是稀土大国,却不是稀土资源唯一的拥有者。美日等国之所以在这一问题上为难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想开采自己国内的稀土。
环境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且中国环境的恶化也会对世界各国造成一定的影响。日本、韩国就已不止一次地谴责过中国的雾霾对该国造成的危害。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世贸组织就不应该裁判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违规。
据英国媒体报道,消息人士称,世界贸易组织(WTO)已裁定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与该组织的规则不符,这是北京方面使用出口配额和关税作为产业政策工具的做法第二次遭到成功挑战。世贸组织尚未正式发布专家组的裁决,而且不愿置评。
英国10月30日报道指出,这起诉讼是由日本、美国和欧洲提起的。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紧张关系曾在2010年加剧,那一年发生的一些事情突显出中国在稀土矿物国际贸易上的支配地位;稀土应用于高科技和军用装备领域。本案还适用于钨和钼。
这一裁决的消息29日传出后,中国商务部有影响力的政策分析师梅新育表示,中国很可能会提起上诉。“在我看来,中国完全有权限制战略资源或者稀土这样造成严重污染的、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报道称,“稀土”是17种金属的统称。中国是世界上遥遥领先的最大稀土生产国,尽管3年前的高价促使澳大利亚、美国以及近期格陵兰启动稀土矿的开发。
报道指出,2010年之前,中国已连续数年逐渐减少稀土出口配额,以鼓励这些金属的加工尽量在国内完成。2010年下半年稀土出口配额骤减之际,适逢一艘中国渔船在有争议水域与日本巡视船发生冲撞,结果造成一场稀土供应紧缺,大幅推高了价格。中国被指对日本实行禁运。
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谈判加入WTO时,谈判焦点是解除中国针对进口产品的壁垒,以便让外国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竞争。自那以来,中国曾提高或降低出口税,并对多种产品实行出口配额制度,作为一种鼓励或抑制国内产能扩充的工具。这些措施意味着,某些产品在中国的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
2011年,美国、欧洲和墨西哥在WTO对中国胜诉,那起案件是针对中国对多种工业原材料实行的出口配额,该案为挑战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设定了一个先例。
中国坚称,出口配额对于抑制稀土开采和加工所造成的环境损害是必要的。但是,在限制出口的同时,中国却鼓励国内稀土加工产业扩张,这导致世贸组织拒绝接受中国的主张。
与此同时,中国已将内蒙古和江西的两大稀土矿储备的控制权整合到少数几家国有企业手中,以减少不受监管的矿商所造成的环境损害。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