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提竿中魚幾率的三個基本動作

喜歡釣魚的人都知道,釣魚並不象表面上看上去那麼簡單,在各個方面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的技巧。其中的提竿技巧,始終是決定中魚的關鍵所在。一次成功的提竿,必然是能使得魚鉤刺到魚兒嘴部的正中間地帶,準確的說,魚鉤刺魚後穿出的部位應該是魚兒頭骨和嘴環之間那一層薄膜的位置。簡單來說,就是確保正口,且能讓魚兒順利進入護中。
 
 提竿中魚圖片
 
不過在具體的操作中,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脫鉤等現象經常發生。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大多是因為釣客對提竿的把握精准度不夠。資深釣友解析提高提竿中魚幾率的三個基本動作。
 
第一,提竿之前釣客要有一定的心理上的準備。
一是要細心觀察,通過魚漂反應出來的信號對漂相進行分析,從而在心裏初步判斷一下上鉤的魚兒是大魚還是小魚,是鯉魚是鯽魚還是其他種類的魚,然後根據判斷結果擬定一個提竿所用的力道以及提竿時大致的速度。
 
二是釣客要充分瞭解所用魚竿的長度和硬度對提竿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用長一些軟一些的魚竿作釣提竿的時候揮動手臂的幅度要儘量大一些,而用又硬又短的魚竿作釣的時候則與之相反。
 
三是要對線組的型號方面有一定的瞭解,釣客需要在提竿之前根據線組所能承受的最高限度的拉力來掌握提竿時候的爆發力。四是要清晰釣遠或者釣近對提竿時候的影響。一般來說,釣遠的時候提竿的幅度要盡可能大一點,並且需要伴有往前上方揮竿的力度。釣近的時候,就需要釣客加快揮竿的速度了。
 
第二,提竿的時候釣客所做的動作基本可以分解為三步。
總體來講,提竿動作若是要加以分解的話,大致可以分為刺魚、提魚和控魚三步(當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可以直接就飛魚)。
 
刺魚可以說是整個提竿環節的重要步驟了,如果刺魚有失誤,其他的幾個步驟幾乎就沒什麼用了。而提竿的前提是能將漂相正確無誤地解讀出來,並恰當選取提竿的時機。
 
提竿的目的,就是確保先把魚鉤刺到魚兒嘴部的適當位置且所刺力度夠大幅度夠深,然後根據刺魚的那一刹反應到手上的作用力對魚的個體大小做出判斷。有了基本的判斷之後,這個力度就相當容易把控了。而刺魚的要領就在於在某一瞬間要把大臂向上方揮去,揮到什麼程度合適呢?一般是揮到頭部斜上方部位大概四十五度的位置為宜。簡單來說,刺魚的內涵就是要在合適的方向上以合適的力度將魚鉤刺到魚嘴部位。
 
提魚,就是把魚從窩內帶到魚窩之外的環節。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降低上鉤的魚兒的掙扎嚇跑窩內其他魚的概率。這一步驟的關鍵在於要將力度的連續進行得恰到好處,即在刺魚小有停頓後,釣客要再度施加一個大小適宜的力將魚帶到窩點之外。但是要注意,這個力度不能太猛也不能太大。只要能確保線不會松就可以了。
 
控魚,是在提魚離窩之後、送魚入護之前需要進行的一個環節。一般來說,在第二步之後魚兒的同感神經就會開始起作用。這時候的魚兒,大多都會使盡渾身力氣逃跑。而控魚,恰巧是為了給魚兒逃跑製造麻煩的一項工作。
 
通常來講,根據魚兒體型的大小不同,控魚的方法也會有一定的差異。控小魚的時候,幾個動作可以一氣呵成不停頓;控大魚的時候,就需要良好掌控竿子上揚的角度了。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