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7-05-11, 週四 19:09
-
作者 ruibin
-
點擊數:902
裂紋是注射製品較常見的一種缺陷,其主要成因是應力變形所致。這裡的應力主要包括生坯或製品的殘留應力、受到的外部應力。當裂紋拓展較嚴重時會導致製品的斷裂,特別是對於硬質合金或陶瓷製品。
裂紋產生原因和改善措施
(1)產品結構設計不合理。注射製品中的尖角及缺口處通常會導致部件有較大殘留應力集中,進而導致製品表面產生裂紋甚至斷裂。在這些尖銳交接部位儘量設計圓弧倒角的形式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應力集中素,而且可以使熔料流動得更順暢和成品脫模時更容易。
(2)充填過剩,注射計量值太大,導致熔料在模具內的殘留應力太高從而造成裂紋,如果裂紋產生在澆口周圍,那麼依據直澆口壓力損失最小的特點,可考慮改用多個針形點澆口、側澆口及柄形澆口等方式。 另外由於注射壓力與殘餘應力存在正相關關係,可以通過降低注射壓力,以減小殘餘應力。同理,在保壓過程中,保壓壓力也不宜過大。適當提高模具溫度,也可降低收縮時產生的應力。適當延長冷卻時間也有利於殘留應力的釋放。
(3)外力導致應力集中。如果脫模,製品表面也會出現擦傷,甚至裂紋。模具設計時要考慮便於脫模,同時頂出力不能太大,頂出速度不能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