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鎢製品市場與價格趨勢管窺(四)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21-07-12, 週一 15:11
- 作者 Hanns
- 點擊數:490
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鎢製品加工生產的宏觀經濟環境的因素的影響,第二部分進一步分析直接和深度影響鎢製品價格的生產經營環節的各項成本因素,並揭示了6月份以來價格波動的深層次原因和對未來的不可逆影響,第三部分分析了鎢製品價格上漲的外溢效應、未來的機遇和風險,第四部分,中鎢在線試圖就我國鎢製品產業未來的機遇、可能的風口及中小企業的突圍之道做粗淺的分析。
四、鎢製品行業的風口和機遇
儘管鎢製品行業面臨著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與挑戰,面臨著行業內激烈的競爭,也面臨著行業外新興產業和產品對既有市場的競爭;同時我國鎢業行業也面臨著網路經濟、數位科技和智慧製造的機遇和嚴重的挑戰,因此,認清目前的產業宏觀政治經濟環境、中觀產業政策和產業現狀、微觀行業發展和激烈競爭,制定合適自己的發展戰略和技術戰術規劃,因地制宜做好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發展和生存之道。
以新經濟、新能源和新基建為主基調的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製造業優勢自2020年疫情爆發和防控的嚴峻形勢下進一步得到了確認和加強,我國鎢製品行業也同樣面臨新能源和新基建過程中轉型升級的機遇和挑戰,面臨著新經濟業態轉型升級過程中對鎢製品行業的新需求增量和產品轉型的機遇。
1、新能源技術革新
新能源( New Energy,NE)也稱非常規能源,指傳統能源(已廣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等常規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1980年聯合國“聯合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會議”對新能源的定義為:以新技術和新材料為基礎,使傳統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現代化的開發和利用,用取之不盡、周而復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資源有限、對環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與深層之間的熱迴圈等;此外還包括氫能、沼氣、酒精、甲醇等。國際能源署最近發佈《2020能源技術展望報告》經過對800餘個減排技術的深度分析,基於設施轉型以及消費者行為轉變兩方面測算,到2050年全球電力消費量將是目前的2.5倍,為要滿足未來新增的電力需求,30年內,全球可再生能源平均年度新增裝機規模需要達到700GW,是2019年新增裝機容量的4倍。
目前產業界新能源重點開發的領域是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氫能和核能(原子能),隨著常規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以環保和可再生為特質的新能源越來越得到各國的重視,新能源產業在全球環保意識增強,碳中和和碳稅措施逐步落地並實行越來越嚴格的執行,因此新能源將成為我國鎢製品行業新的風口,這將使我國鎢製品行業面臨兩個方面的機遇。
(1)新能源產業的開發
新能源產業大規模開發生產過程中,將消耗大量的礦山工具、刀具、工具模具等硬質合金製品,這是在硬質合金產品傳統應用領域之外的新增藍海,將使硬質合金產品消耗伴隨著新能源開發得到大幅度提升,期間也必然會給硬質合金生產提出新的挑戰,促使相關企業和技術研究不斷推出技術革命和新產品開發;同時,新能源產業的特種玻璃、機件、密封等產品使得金屬鎢加熱元器件、舟皿、容器等設施設備,以及鎢合金、鎢銅合金等電氣、電器設施、導熱部件需求也將因此大幅提升。
(2)新能源產業的應用
新能源產業的應用領域,涉及大量的太陽光能收集面板,在不斷提高太陽能利用效率的技術升級過程中,各類太陽能玻璃生產和玻璃鍍膜越來越多地利用鎢的化合物製品,同時,在農業大棚領域,智慧玻璃塗布等太陽能利用領域將有極大的市場空間,在我國農業生產技術升級改造,國家對農業產業政策的投入增加,西部農業開發和地力高效農業利用,將給特種氧化物領域帶來新的應用市場。
鑒於新能源大部分領域,如太陽能、風能、波浪能、洋流能、潮汐能等不屬於基載電力,它們都受到天氣、季節、海浪洋流等自然條件的影響,有天然的不穩定缺陷,因此以核聚變和核裂變為能源基礎的核電和我國領先的托克馬克裝置等核能研發和建設將對耐高溫並具備防輻射能力的各類鎢合金產生很大需求,同時這也對我國鎢合金生產技術和加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將是高性能鎢合金生產企業的良好發展機遇。
(3)新能源交通工具
如前述,新能源汽車和各類新能源公共交通車輛的開發,規避了傳統燃油發動機領域大量的刀具使用,勢必大量減少對硬質合金的消費,但與此同時,新增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所需的工模具也將抵消對硬質合金刀具消費部分萎縮的市場,更為重要的是,新能源領域最為重要的是儲能電池,也是幾乎所有新能源儲能必不可少的部件。
據研報,全球新興能源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預測,截止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達406千兆瓦時(GWH),而動力電池供應預計為335千兆瓦時(GWH),缺口約18%。到2025年,這一缺口將擴大到約40%,我國最近各大電池廠商,如甯德時代、比亞迪,新能源電池材料,如贛鋒鋰業、寒銳鈷業、廈門鎢業都面臨巨大的市場風口和源源不斷的需求,其銷售業績和股價紛紛快速上揚即為例證。
新近的電池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中,特種摻雜氧化鎢、納米氧化物、鎢的稀土混合化合物等對新能源電池的安全性、快速充放電、儲能效率等性能有很大的改進和提高,因此,隨著新的技術研發演進和成產技術成熟,特種鎢的化學品將有很大的市場提升空間。
2. 新基建的投建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新基建以新發展為理念,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資訊網路為基礎,面向高品質發展需要,提供數位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路、資料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點支持“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建設。僅據上海市2020-2022年實施的第一批48個重大專案預計總投資就達到2700億元,而我國新基建將是數十萬億級的投資體量和巨大的周邊產業帶動,也將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注入巨大的推動力。
國家發改委定義的目前新基建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1)基於新一代資訊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資料中心、智慧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2)應用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深度融合基礎設施;(3)支撐科研等具公益屬性的創新基礎設施。
根據相關產業和規劃得知,我國新基建目前在諸多領域處於世界前沿,以5G為代表的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也獨立潮頭且建設速度不斷加強。我國鎢製品行業將面臨新基建的強大風口之上,並將在未來強勢起飛。
(1)新資訊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
新一代資訊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包括了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各項基礎設施及其周邊應用產業鏈,形成了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和以資料中心、智慧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相關新信息技術產業鏈,鎢製品行業在新一代資訊技術基礎設施的構建和應用領域將大有作為並獲得自身發展的大好機遇。如,以晶片基礎矽材料切片生產和切割就需要大量的新增金屬鎢鉬(包括碳化矽)藍寶石長晶爐,也需要大量的硬質合金數控切片刀具。
5G基站建設
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點的新一代寬頻移動通信技術,是實現人機物互聯的網路基礎設施其三大類應用場景,即增強移動寬頻、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和海量機器類通信,5G將在移動醫療、車聯網、智慧家居、工業控制、環境監測等物聯網應用領域解決人與人通信、人與物、物與物通信問題。我國5G通信技術的研發和基礎設施構建相較於世界各國是適度超前佈局的,以移動通訊為基礎的5G技術構建,為大資料中心、5G賦能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深度融合等領域快速發展從而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進而推動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加速工業企業數位化、智慧化轉型,提高製造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水準,推進製造模式、生產方式以及企業形態變革,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5G通信技術的核心是高速高品質大範圍移動通信,其產業升級將帶動一系列的以刀具和模具等為主的大量新產業需求,以快速發展的3C產業為例,其快速增長和更新反覆運算對於生產機具的需求旺盛且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因此推動我國以專用硬質合金PCB精密鑽頭的需求,同時,高性能射頻天線的需求將隨著5G大密度建設而高速增長,這將使得特種鎢化合物的需求同步獲得高速增長,中鎢在線近年來就連續接獲了此類特種摻雜鎢化合物客戶需求。
5G技術對於晶片等電子資訊製品硬體的需求,將對我國以鎢銅合金為主的鎢基合金產能產生巨大需求,目前我國IT產業需求的鎢基合金,如鎢銅熱沉材料,封裝材料等產能很小,靈活性和技研相對遲緩,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基於本文分析,我們認為,我國鎢製品產業未來將面臨大量的標準化學品產能進一步過剩,而小批量高性能特種鎢各類化合物將有大量需求,能夠滿足此類產品研發和靈活生產的且也將獲得高速增長和較強競爭力。
(2)應用互聯網融合基礎設施
基於5G技術的應用互聯網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智慧製造的構建基礎是大資料和機遇大資料中心,產業互聯網是智慧製造的產業化合產業賦能現象。
我國鎢製品行業,尤其是中小型鎢製品製造企業尚未建設自己的大資料中心,也沒有完善的智慧製造規劃和實施作為,這將使得我國眾多鎢製品行業面臨資料碎片化,並使之很難平穩嵌入數字經濟和產業互聯網,也難以實現最大程度的智慧製造業態。正是目前產業鏈的資料缺失和整合給我國鎢製品行業轉型升級和數字賦能帶來了大好的機會,因為我國鎢製品行業具有資源、技術和巨大的市場優勢,同時鎢製品行業產業鏈較短,產業集中度相對密集,在地域上、產品上都具有形成產業互聯網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同時在很多企業,只有以產業互聯網和智慧製造為基礎的產業、產品升級才具有可持續性和技術優勢。
(3)區域一體化補短板
根據國家總體發展規劃,新基建包括解決地理邊界限制、區域能源安全保障不足等薄弱環節和短板的為主要任務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發展要素空間的重大基建問題。如加快佈局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特高壓電力樞紐等統籌推進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群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準等急需構建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高速鐵路和基於高鐵技術的城際軌道基礎設施、特高壓輸變電技術都是我國專利技術密集和技術成熟的領先的產業集群,此類產業將為彌補我國區域發展不均衡,區域合作區域互通等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也將是我國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這也將為我國的硬質合金、鎢銅合金等產品產生新的增量和高品質發展推動力。
3. 醫療和健康產業
在我國快速發展的城鎮化過程中,改變了原有的醫療資源分佈格局和普惠人群,我國原有的主要以城鎮為主要醫療資源分佈的格局已經在我國經濟和社會進步過程中逐步拓展到低層級的醫療機構,而大量的農民進城也對城市醫療資源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徹底改變了原有的就醫人群格局,醫療服務也更多地關注“藍領健康”問題,這將使醫療資源需求較原來出現數倍的增長。
伴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社會和個人對於醫療需求將很快擴大,同時社會對醫療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我國高端醫療不斷下沉,以CT、X光、鐳射等醫療手段已經全面進入縣域醫療中心乃至鄉鎮級醫療服務中。對於各類癌症的放射性醫療需求和常態化、普及化,將使我國放射性醫療設備大幅增長,不論國內外醫療設備,對於遮罩放射源的鎢合金部件需求最終都將來來自於我國鎢製品行業的加工製品,即使最後端精加工不在國內,根據中鎢在線多年以來的市場經驗和海關資料分析結果,絕大部分鎢合金遮罩部件來自中國鎢製品加工企業。因此我們認為,我國巨大的醫療市場的高速增長和對精准化治療等醫療品質的需求,遠端互聯網醫療的快速融合與普及,都將為我國鎢製品行業帶來很大的需求增量和技術升級要求。
4. 軍事和航太產業
在西方多年的圍堵和打壓的形勢下,我國長期堅持獨立自主的軍事和航太發展之路,在幾代人孜孜以求的艱苦卓絕的努力下,我國的軍事科技研究和發展碩果累累,我們實現了在陸海空天各領域的重大突破和長足發展,各類各型國之重器不斷湧現,精彩紛呈。
根據中鎢在線對有關文獻的閱讀和分析,我國陸軍領域,高性能的鎢合金動能穿甲彈、破甲彈和曳光彈大口徑特種步槍彈等大部分採用了旋鍛鎢合金棒加工生產而成,其性能趕上甚至超越了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並且我國堅持“綠色子彈”的人大主義指導思想,避免採用歐美主流的具有放射性傷害在伊拉克、科索沃等地嚴重危害環境和平民的貧鈾(DU)彈的老路子。同時,鎢合金預製破碎片在單兵爆破、炮彈、火箭彈等均有廣泛的應用。在空中軍事方面,我國也大量採用了稀土摻雜的高性能鎢合金,比如瑞士首先研製開發的阿海德高爆彈,大量使用了3X3X3~6X6X6之間的鎢合金塊作為殺傷爆破顆粒,同時空軍用鑽地彈等都需要高密度和高強度的鎢合金部件。
鎢合金在海軍武器系統,對海對岸武器系統中也有大量應用,同時,鎢合金是優良的制導陀螺儀材料,鎢銅合金發汗材料也是火箭、航太發動機噴嘴的優良散熱材料,諸如此類,我國鎢製品行業在我國富國強軍的過程中,積極參與了軍民兩用技術的研製和開發,為我國國防已經並將繼續作出重大貢獻。
(未完待續)
第四部分完,第五部分將就鎢製品行業頭部企業、中小企業優劣勢進行分析進而為中小企業尋求突圍之道。
本文僅就理論和市場因素粗淺描述,對於市場和價格變化持中立觀點,不負責對市場任何的或有誤導。
本文為中鎢在線原創,囿於知識和見聞,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不吝斧正為盼。
本文如有參考、節錄任何具有版權之資訊,敬請聲明或聲索,中鎢在線將立即糾正。
中鎢在線® 中鎢智造®版權所有,任何內容和形式的使用須經書面授權。
鎢產品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詳情: http://cn.chinatungsten.com |
電話:0592-5129696 傳真:5129797 |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 鎢鉬圖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鎢業協會:http://www.ctia.com.cn | 鉬業新聞: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