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境外十大鎢礦專案Ⅹ:海豚鎢礦

海豚(Dolphin)鎢礦位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金島海岸附近,屬於矽卡岩白鎢礦床,是中國境外十大鎢礦專案之一。

海豚鎢礦項目符合JORC 2012年標準的礦產儲量為314萬噸,三氧化鎢平均品位0.73%,三氧化鎢儲量為2.2922萬噸。包括礦產儲量在內的礦產資源總量為960萬噸,三氧化鎢平均品位0.9%,三氧化鎢資源量為8.64萬噸。

2019年9月份最新公佈資料顯示,海豚鎢礦專案礦產資源總量上調18%至1136萬噸,三氧化鎢平均品位為0.9%,三氧化鎢資源量為10.224萬噸。其中,海豚鎢礦北部Bold Head礦區資源量為176萬噸,三氧化鎢平均品位0.91%。

海豚鎢礦圖片

海豚鎢礦於1911年首次被探礦者Tom Farrell發現了露頭,1917年正式開採,1973年6月開始地下開採,1974年10月停止露天開採。在此期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戰爭的爆發使海豚鎢礦受到了政府的重視與支持,而戰爭之後,鎢市場行情的回落也直接影響到鎢礦山的生產運營活動。1992年,受到鎢價格長期低迷的影響,海豚鎢礦正式關停。

2005年5月,GTN Resources NL收購了該項目,並更名為金島白鎢礦公司(King Island Scheelite Limited, KIS)。2007年12月,KIS與中國湖南有色成立合資企業以推進礦山重建,在中國五礦收購湖南有色之後,該合資企業於2010年12月底終止。至此,KIS擁有海豚鎢礦完全所有權,採礦租約有效期至2029年。

海豚鎢礦圖片

2017年10月與2019年6月,海豚鎢礦專案先後獲得了當地政府部門的環境保護許可與專案可行性研究。項目預計在8年的開採年限內,可實現年負荷能力為40萬噸礦石,3500噸鎢精礦。開發成本約6480萬美元(5060萬英鎊)。

KIS計畫,海豚鎢礦專案在8年的開採年限內,可實現年負荷能力為40萬噸礦石,3500噸鎢精礦。開發成本約6480萬美元(5060萬英鎊),預計投資回收期為2.75年。計畫項目將在2021年正式投入運營,第一批鎢礦於2021年第一季度裝運。

KIS預計,到2026年,全球鎢市場的價值將達到67.1億美元,高於2017年的34.6億美元。由於美國和歐洲希望減少對中國鎢資源的依賴,海豚鎢礦將成為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替代選擇。

2019年4月,KIS與知名硬質合金生產商山德維克旗下WBH礦冶公司簽署承購協議,將在4年交付14萬噸WO3,該數量約占年產量的20%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