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鎢酸銨在防火織物中的應用方式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25-04-10, 週四 17:21
- 作者 Xiaoting
- 點擊數:26
中鎢智造偏鎢酸銨(AMT)是一種重要的鎢化學品,在防火織物中的應用優勢包括高效阻燃、持久耐用與對環境較為友好等。在實際生產中,偏鎢酸銨作為一種高效的阻燃劑,通常被科學地配製到織物整理劑中,並通過浸軋或塗層等工藝精確地應用於織物表面及內部。這些工藝不僅操作簡便,而且能夠確保阻燃劑充分發揮作用,賦予織物持久的防火性能。
一、浸軋工藝
浸軋工藝是偏鎢酸銨在織物阻燃處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過程包含多個關鍵步驟以確保阻燃效果的均勻性和穩定性。首先,生產人員會根據織物的材質和阻燃要求,將AMT按照特定比例溶解于水中,製備成濃度適宜的整理液。通常,為了提高溶解度和滲透性,可能還會加入少量助劑(如表面活性劑)來改善溶液的潤濕性能。配製完成後,織物被緩慢浸入這一整理液中,浸泡時間需根據織物的厚度和纖維類型進行調整,以確保阻燃劑能夠充分滲透至纖維的內部和表面,達到全面覆蓋的效果。
浸泡完成後,織物被送入軋輥設備,通過軋輥施加適當的壓力,將多餘的整理液擠出。這一過程不僅控制了織物帶液量(通常保持在60%-80%的帶液率),還確保了偏鎢酸銨在織物上的均勻分佈,避免局部濃度過高或不足的情況。隨後,織物進入烘乾階段,通常在80-120℃的溫度下進行初步乾燥,以去除水分並使阻燃劑初步附著於纖維表面。最後,通過高溫焙烘工序(溫度一般在150-180℃之間,具體取決於織物耐熱性),AMT與纖維發生化學或物理結合,形成穩定的阻燃層。這一高溫處理還能促進AMT的固化,使其在織物上形成持久的防護效果。整個浸軋工藝操作流程清晰,易於實現自動化,非常適合大規模工業生產,且對棉、滌綸等常見織物均有良好的適用性。
二、塗層工藝
與浸軋工藝不同,塗層工藝更側重於在織物表面形成一層獨立的阻燃保護膜,適用於對阻燃性能要求更高或需要額外防護功能的場景。在這一工藝中,偏鎢酸銨通常被添加到特定的阻燃塗層配方中,與其他成膜劑(如聚氨酯或丙烯酸樹脂)、增稠劑和助劑混合,製成粘稠的塗層漿料。為了確保塗層的均勻性和附著力,漿料的配製過程需要精確控制各組分的比例,並通過攪拌設備充分混合,避免出現沉澱或分層現象。
塗層應用時,專業設備如刮刀塗布機或滾塗機被用來將含有偏鎢酸銨的阻燃漿料均勻塗布於織物表面。塗布厚度可根據實際需求調整,通常在幾十至幾百微米之間,以平衡阻燃性能和織物的柔軟性。塗布完成後,織物同樣需要經過烘乾工序,通常在100-130℃下進行,使塗層中的水分蒸發,初步固化形成薄膜。隨後,通過更高溫度(約140-160℃)的焙烘處理,塗層中的偏鎢酸銨與其他成分進一步交聯固化,形成一層緻密且耐久的防火薄膜。這層薄膜不僅增強了織物的阻燃性能,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耐磨性和防水性,特別適用於消防服或工業防護織物等特殊用途。
浸軋工藝和塗層工藝均是偏鎢酸銨在防火織物中的應用方式,它們各有各的優勢,適用於不同的生產需求。浸軋工藝因其滲透性強,能使阻燃劑深入纖維內部,適合需要整體阻燃效果的輕薄織物,如窗簾或室內裝飾布。而塗層工藝則通過表面薄膜提供更強的阻燃保護,適合較厚重或功能性要求更高的織物,如戶外帳篷或交通工具內飾材料。
版權及法律問題聲明
本文資訊由中鎢線上®(www.ctia.com.cn,news.chinatungsten.com)根據各方公開的資料和新聞收集編寫,僅為向本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關注者提供參考資料。任何異議、侵權和不當問題請向本網站回饋,我們將立即予以處理。未經中鎢線上授權,不得全文或部分轉載,不得對檔所載內容進行使用、披露、分發或變更;儘管我們努力提供可靠、準確和完整的資訊,但我們無法保證此類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文作者對任何錯誤或遺漏不承擔任何責任,亦沒有義務補充、修訂或更正文中的任何資訊;本文中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被視為投資說明書、購買或出售任何投資的招攬檔、或作為參與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推薦;本文也不得用作任何投資決策的依據,或作為道德、法律依據或證據。
偏鎢酸銨供應商:中鎢線上科技有限公司 | 中鎢智造:cn.ctia.group |
產品詳情:ammonium-metatungstate.com | 鎢業新聞:www.ctia.com.cn |
電話:0592-5129595/5129696 | 鎢鉬百科:baike.ctia.com.cn |
郵箱:sales@chinatungsten.com | 鉬業新聞: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