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6-09-23, 週五 14:38
-
作者 huan
-
點擊數:453
捷克奧洛穆茨大學一個科學團隊19日宣布,他們利用石墨烯研製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金屬磁鐵,可以應用於核磁共振成像、水處理、生物化學和電子等多個領域。研究人員成功地對石墨烯進行了化學改性,捕捉到了超微小的金屬納米粒子。這項技術成功避免了其與氧氣發生反應,形成更常見但磁性更弱的磁性金屬氧化物。

石墨烯是一種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比鋼鐵更強韌,導電能力高於銅,且能完全透光。對其進行化學改性能夠控制其電、光和磁的性能,這將幫助人類創造出一類新的非常強大且能在大氣層中保持穩定的磁鐵。目前科學家們正在通過實驗對這一全新的納米磁鐵在醫療診斷領域的應用進行研究。此外,納米磁鐵還有望應用於生態、電子和生物技術等領域。
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大、韌性最好、重量最輕、透光率最高、導電性最佳的材料,有“新材料之王”的美譽。 2010年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因石墨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全球掀起了一股石墨烯熱潮。目前中國在石墨烯生產技術、工藝裝備和產品質量均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別是在儲能器件、改性材料、智能穿戴等產品上的應用效果逐步顯現,產業化勢頭可喜,成為了石墨烯研究和應用開發最為活躍的國家之一。中國石墨烯應用市場將在2018年形成產業爆發點,全球石墨烯市場2020年將成長至1000億元的規模。
2016中國——歐盟石墨烯高峰論壇在江蘇常州召開。來自英國、瑞典、中國等地的石墨烯領域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圍繞著“促進石墨烯應用研究及產業發展”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中國製造2025》也將其列為戰略前沿材料之一目前石墨烯仍處於產業化初期階段,尚未完全實現規模化應用。針對石墨烯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遙遙無期,人們對於石墨烯的期望值正開始下降。必須要用新技術的推動及商業化的驅動來令公眾對石墨烯的期待重回上升趨勢。在中國,石墨烯相當於一種關鍵催化劑型的材料。除了本身的產業價值,還有著帶動其他產業的外圍影響價值,石墨烯還有10到15年走向成熟,這是指距離劃時代的石墨烯應用模式的出現時間。並不意味著當前石墨烯就沒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