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於2016年6月25日夜間8點整在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長征七號是我國目前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它的首飛將作為我國載人航太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階段的發令槍,刷新中國航太多個紀錄,掀開中國火箭發展的新篇章。
6月25號北京時間晚上8點整,一道耀眼的橘色光芒劃破籠罩著海南島的黑暗,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一枚53米長的火箭直沖雲霄。
在過去幾年裏,中國發射的火箭數量大幅增加,但是這支火箭因四大原因而顯得與眾不同。首先,它是長征七號系列的第一枚火箭,長征七號火箭的問世是為了運載具備多功能艙的空間站到軌道上。其次,這是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建成以來發射的第一枚火箭。海南文昌發射場將成為中國未來探索外太空航太計畫的根據地。再次,這枚火箭發動機中使用是鎢銅合金噴嘴。最後,這是第一次向遊客公開的火箭發射。
在6月這個悶熱的傍晚,成千上萬的觀眾聚在發射中心超大的觀景臺上,翹首企盼火箭的騰空而起。火箭在觀眾的歡呼聲中一騎絕塵,開始了它在地表以上394公里的征程。
鎢銅合金在航太航空中用作導彈、火箭發動機的噴管、燃氣舵、空氣舵、鼻錐,主要要求是耐高溫(3000K~5000K)、耐高溫氣流沖刷能力,利用銅在高溫下揮發形成的發汗製冷作用(銅熔點1083℃),降低鎢銅表面溫度,保證在高溫極端條件下使用。
下圖為鎢銅噴嘴在火箭底部的細部圖
“中國正在成為重要的太空強國”,歐洲太空總署(ESA)下屬科學理事會的專案協調辦公室主任法比奧·法威塔表示。
火箭圖片
8月16日,中國在酒泉航太發射場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美國和俄羅斯專家表示,量子通信是確保資訊安全和防禦駭客的最好選擇。“墨子號”是第一顆研究量子糾纏現象的衛星。量子糾纏問題之艱深難解,甚至讓愛因斯坦都高呼“簡直像鬼魅般”。
中國每年在太空專案上的花銷預計約60億美元,雖然比俄羅斯多了將近10億美元,但仍遠遠比不上美國的400億美元。儘管美國在航太項目上豪擲了幾百億,但在2013年美國僅僅成功發射了19枚火箭;同年,中國發射了14枚,而俄羅斯發射了31枚。從資料上來看,中國顯然已經在太空領域佔有一席之地,而且今後只會越來越強大。
鎢銅合金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詳情: http://www.tungsten-copper.com |
電話:0592-5129696 傳真:5129797 |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 鎢鉬圖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鎢新聞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 鉬業新聞: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