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6-08-04, 週四 16:26
-
作者 huan
-
點擊數:402
全球製造業整體低迷,鎢品市場也進入淡季,而國內鎢原料產能卻處在持續的高位,鎢廢料的使用率的升高,終端市場對鎢原材料的依存度在降低,主流大型礦山的成本升高,造就鎢品市場不可調和的矛盾。
鎢原料產能較大,鎢精礦和APT的產能大於實際需求,供求關係的失衡。鎢礦山成本也直接影響價格,以國企為主的大型鎢礦山成本較高,屬於高成本礦山,以中小礦山和伴生礦為主的礦山成本較低,而低價位也會有鎢精礦流出。鎢礦山的企業性質也對價格超過了一定的影響,有超過50%的鎢精礦供應來自國企礦山,國企積極維護市場,價格低價時,國企礦山會站在保護稀有金屬資源的角度上拒絕低價出貨。另外企業對鎢價格也有很大影響力,比如八大鎢企的三次救市會議。
鎢市在一年當中,有春季補貨和夏休兩個時間點,春節後市場的走向不明,多數鎢原料供應企業會暫時不出貨而觀望市場,從而造成市場供應緊張,價格出現漲價。夏休一般出現在7、8月份,歐美等國家為了避暑而停產直接影響鎢品的需求,這兩個月價格也會處在相對低迷的行情。中國鎢協和贛州鎢協等兩大行業協會也對市場有一定的影響,贛州鎢協每月5日推出的指導價格由於代表著主產區贛州主流企業在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五礦集團鎢精礦產量在全國排在第一位,其指導價也代表著五礦集團對市場的態度。
國儲局的收儲行為也直接影響價格,從2013年開始,國儲局前後一共前後5次收儲,三次成功,收儲鎢精礦超過35000標噸,每次收儲結束後也直接影響鎢原料的市場價格。
從2014年初開始,汎亞金屬交易所從市場上大量商業收購APT,整個14年超過3萬噸的APT被汎亞收購,其2014年全年也出現了非常奇怪的現象,汎亞每月超過2000噸的APT收購量,但市場價格卻是一直下滑,而後年底的停收和2015年初的退貨直接造成了2015年鎢價的大幅暴跌。至今在汎亞金屬交易所仍有29651噸的APT被封存,仍然是市場不可估量的隱患。鎢精礦市場的貿易行為,有差價的產品就有貿易,當差價遠大於生產的利潤時,鎢精礦市場流入大量的資金。鎢精礦的貿易操作也直接影響價格的變化。鎢精礦低於成本線時,鎢精礦貿易商大量的補進鎢精礦,而後在高價位拋出,其明顯的出現在6月份的降價就是貿易型企業的大量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