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6-07-20, 週三 17:18
-
作者 huan
-
點擊數:330
自2015年11月初開始第一輪漲價以來,其最大動力就是鎢品價格的11年來的低谷和大型鎢企的成本訴求。 2016年4月初的第二輪漲價,其主要動力是國儲局收儲+大企業限產保價。國內鎢產品市場再度出現大幅漲價的行情,但相比於2015年11月-12月和2016年4月-5月的漲價潮,本輪漲價的理由似乎並不充分。
目前看,市場所處環境發生了變化。首先鎢市場處於淡季,實際需求較為低迷,漲價動力來自鎢礦山的不賣貨所造成的市場現貨供應緊張,以及大量的貿易資金流入更加堅定了鎢礦企業持貨不賣的態度。而前兩輪漲價的幅度都超過了20%。
昨日,市場持續火熱,鎢原料已經出現了離譜的報價,湖南、江西主流產區的APT報價已經出現了10萬元/標噸的報價,較上週漲價開始時上調了8000元/噸。鎢精礦市場也是調高報價,主流黑鎢標礦報價6.7-6.8萬元/標噸。報價的突然拉高,鎢原料供應商認為鎢原料就是應該漲價,但目前下游企業的接盤尚未出現。一些冶煉廠在當前市場變化下,暫時停止報價,因為擔心無法補進鎢精礦。
一鎢企負責人表示,當前市場的價格大幅波動不利於生產型企業的操作,但是經歷了幾次的漲跌波動,生產型企業也具有了貿易思維,適時補貨,適時清倉,否則單靠生產控制的利潤已經被價格的波動壓制的沒有了空間。跟風操作會為一些企業帶來利潤,所以眾多商家在樂此不疲的追漲。
如果市場在動,企業不動,就是“等死”。如果市場在動,企業動的更快,那便有新生的機會。躁動的市場行情下,市場交易者涉及錢款切莫大意,電話確認才可放心,任何時候謹防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