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金屬報發表文章《有色金屬工業困難過後曙光必現》,有色金屬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其終端需求分佈十分廣泛,銅鋁等金屬產品主要涉及基建地產、汽車家電、電力電纜等產業,鋅、鉛、鋰等則涉及鍍鋅、鉛酸電池、新能源電池等金屬產業。
同樣,戰略金屬鎢也屬於有色金屬,是一種重要的不可再生的的稀缺資源。鎢廣泛應用於軍工、航太航空、機械加工、冶金、石油鑽井、礦山工具、電子通訊、建築等領域;鎢的下游產品主要包括鎢鋼、鎢材、鎢化工和硬質合金。鎢鋼是耐熱合金鋼,具有良好的耐高溫力學性能,是基礎工業材料;鎢材主要包括鎢絲,是照明、電子等行業的關鍵材料;鎢的化合物可用來製造染料、顏料、油墨、電鍍,還用作催化劑和潤滑劑等;而用鎢製造的硬質合金則具有超高硬度和優異的耐磨性,用於製造各種切削工具、刀具、鑽具和耐磨零部件。
文章指出,疫情暴發後,受交通管制及企業招工問題影響,短期內有色企業全面復工難度較大。也正因為有色企業的生產拖延或者說終端需求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一方面缺原料,生產進行緩慢,一方面產品無法送達下游企業,致使不少企業經營受到影響。
不過得益于舉國防疫措施的全面落實,國內疫情沒有大面積地擴張蔓延。就在疫情控制的過程中,各大企業,包括有色企業紛紛面對市場蕭條、產品滯銷以及企業內部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累加等困難開始自救。春節過後,冶煉、加工企業都在積極選擇機會尋求復工。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一手抓復工複產,保障企業正常經營,做到齊頭並進,雙線作戰,協調發展。客觀上講,疫情消耗掉了大量的防疫物資。醫用鋁箔、醫用銅管、醫用不銹鋼等都是防疫急需產品,工業生產不儘快恢復是不行的。在員工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必須把物資生產搞上去。再加上國內產業鏈需要相互之間的平衡和依賴,全國性的復工複產是必須的,也是急迫的。
以鎢行業為例,深圳金洲精工從1月25日起就開始生產微鑽銑刀以滿足防疫物資客戶需求,春節期間連續生產未停工,2月10日,其恢復全面生產經營;株硬集團在2月2日接到客戶緊急求助後,安排PCB棒材生產,協助生產人體測溫儀器,至2月6日,其產能就已恢復到之前的70%。
文章稱,任何一家工廠,即使是生產停滯,而累積到每月的各項費用是少不了的,資金周轉“亞歷山大”。對政府和銀行來說,企業不復工,失去的將是稅收和銀行的貸款收入,這是支撐防疫戰是否能夠取勝的關鍵所在。有色企業的復工是眾心所向,條件充分,水到渠成。
3月初開始,湖北省與武漢市的疫情防控局勢已經初步得到控制,確診病例的新增數量在不斷地下降,全國很多省份已經實現了一周或者兩周的零增長。目前,央企復工率達91.7%,石油石化、通信、電力、交通運輸等行業開工率超95%;在華外企復工率超80%;大型連鎖超市開業率達95%;中小企業復工複產率超30%。廣東企業總體復工率已達82.5%;浙江外資企業復工率超過85%;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達96.1%。一系列資料有力表明,中國正在穩紮穩打地推進復工複產,這也標誌著戰“疫”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困難過後的曙光開始從陰沉的雲層中射出。這樣好的防控勢頭,為更多企業的全面復工創造了良好條件,為恢復經濟發展打下了極好的基礎。
文章表示,下一步,一方面寧可把疫情想得嚴重一些,不能因為自信太樂觀而麻痹大意;另一方面,要做好整個行業的全面復工工作。筆者推測,因受疫情的影響,春節期間被壓制的消費會在疫情消散後出現“報復性”的反彈,文旅餐飲業強勁反彈的同時,或將給有色冶煉行業帶來爆發性的市場“繁榮”。面對這一難得的機遇,必須認真籌畫、早做準備,動員力量,全力以赴。把因疫情失去的時間奪回來,把停產期間的產量補回來,把複產初期遭受的損失搶回來。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鎢行業來說,謹慎把握市場供需關係才能更好地體現出優勢資源的價值。在當前國際疫情蔓延態勢下,企業面臨的資金與需求壓力無疑是嚴峻的,此時盲目擴充產能或者跟風拋售庫存都並不明智,只有理性判斷,加速產業整合、轉型、升級,才能夠抓住後疫情時代的需求機遇。
鎢產品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詳情: http://cn.chinatungsten.com |
電話:0592-5129696 傳真:5129797 |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 鎢鉬圖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鎢業協會:http://www.ctia.com.cn | 鉬業新聞: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