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竹園鎢多金屬礦啟動塌陷區安全治理

近日,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成功中標柿竹園鎢多金屬礦塌陷區周邊地表安全隱患治理工程EPC總承包專案,合同額超5000萬元,刷新了礦山研究院單個工程總承包專案合同額新紀錄。

柿竹園鎢多金屬礦

柿竹園鎢多金屬礦是國內、外罕見的特大型鎢錫鉬鉍多金屬礦床,被中外地質專家譽為“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資源豐富,保有資源儲量1.8億噸,礦物品種多達143種,鎢鉬錫鉍儲量居全國之首。柿竹園鎢多金屬礦以礦床規模巨大、礦體集中、形態簡單、礦石物質組分複雜、有用組分較多、礦物細微性細小和加工技術較複雜為特徵。礦區中主要伴生有益組分為 CaF2、Cu、S、BeO、Au、Ag、Nb,Ta等八種。

柿竹園鎢多金屬礦床賦存于中山向斜東翼山腰。自1987年生產至今,礦山採用分段空場階段出礦採礦法和連續階段崩落法回收礦柱並處理其採空區,現313m×315m範圍內的Ⅲ礦帶富礦已基本采完。截止2017年10月,該礦床井下已成功實施了15次中深孔特大爆破,成功地處理了315m×313m範圍內490m中段以上7.97萬m³的採空區,較好地解決了井下地壓集中問題。但隨著313m×315m采區大量出礦,地表塌落區礦岩不斷下移,目前塌落區周邊已形成20~100m高的直立懸崖(其中東部最大下陷達100m)。今後隨著井下不斷出礦,地表塌落區懸崖會更高陡,將帶來礦區地表再次突陷,地表水匯入井下引起水患和地表泥流,表土混入井下引起礦石二次貧化,以及高陡懸崖引起滾石、滑坡等地質災害等等問題,影響安全生產和礦產資源回收。

長沙礦山研究院領導高度重視此次投標工作,組織精銳骨幹團隊,結合業主需求,深入研究專案情況、現場調研、多管道收集EPC資料。團隊積極備戰、迎難而上。經過一個多月夜以繼日的攻堅克難,數十次深入現場多角度分析露天剝離實際情況,結合采剝工藝特點,制定了多套剝離方案並進行詳細技術經濟對比分析,使諸多技術問題被逐一突破,最終採取降坡卸荷技術及措施,保證項目井下安全生產、地表安全和選礦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