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揭示鋰陽極孔隙成因 或助固態電池發展

據瞭解,英國牛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Oxford)法拉第研究所(Faraday Institution)的工作者揭示固體電解質和鋰陽極在放電過程中會形成孔隙的原因,有效解決固態電池短路與故障的問題,這或許有助於汽車行業發展。

相較液態電池,固態電池有更強的儲荷能力與更高的安全性,不僅能有效增加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還實現汽車的輕量化。然而,固態電池的發展必須挑戰下面兩點:1、當電池在充電和不充電狀態之間迴圈時,需要防止枝晶生長;2、固體電解質和鋰陽極在放電過程中會形成孔隙,導致電池兩部分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少。

鋰電池圖片

目前,牛津大學研究者採用了三極電池,分別研究了在鋰金屬/陶瓷介面處鋰電鍍和鋰剝離過程對電池迴圈的影響,並選用Li6PS5Cl作為固體電解質,有較高電導率與較好耐使用性能。

實驗發現,如果要避免在固態電池內形成枝晶,就需要在鋰離子剝離(CCS)過程中,控制在關鍵電流密度之下(即開始形成孔隙的臨界電流密度)進行電池迴圈。當電流密度大於CCS時的電流密度,電池迴圈中會累積孔隙,固體電解質的接觸面積相應減小,導致局部電流密度增大,直至形成枝晶,導致電池短路和故障。

現在,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含有易燃有機液體電解質,在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會穿過電解質,由於此類液體存在安全隱患,所以用固態電解質取代電解液,以降低火災風險。而若要真正實現固態電池的量產,全世界人還必須得多加油努力一段時間。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