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專利技術
-
發佈於:2013-01-25, 週五 14:50
-
點擊數:1730
技術簡介:
該發明屬於一種生產偏鎢酸銨粉末的方法。包括以偏鎢酸銨溶液為原料,經蒸發結晶,遠紅外低溫加熱脫游離水及高溫加熱乾燥處理,即得WO3含量達91.0~92.5wt%,粒度為15~20μm的偏鎢酸銨粉末。該發明由於採用蒸發結晶將磷、矽等雜質通過母液除去,再經兩次遠紅外加熱分別脫除游離水和乾燥處理,而具有溫度調節方便、準確,水分子從物料內向外驅出,脫水、乾燥均勻、不結塊,所得產品純度高、質量好、粉末細且均勻,熱效率及生產率高,較背景技術節能40%左右,生產成本及操作人員勞動強度低等特點。克服了背景技術或含雜量高、純度及利用價值低;或能耗高,物料損失大,金屬鎢收率及主含量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等弊病。
主要生產方法包括:A.蒸發結晶:將按常規方法生產的偏鎢酸銨溶液送入蒸發結晶槽內間接加熱,在沸騰溫度下蒸發結晶,蒸發過程中加硝酸將料液的PH值控制在2.0~5.5之間,當料液密度達到2.5g/cm3或結晶率達到80%時,停止加熱,冷卻後過濾得含游離水的偏鎢酸銨晶體物料; B. 脫游離水:將由A工序所得物料送入遠紅外鋼帶加熱爐內,在50~70℃溫度範圍內由低至高、逐漸升溫,脫水處理40~80分鐘至物料中游離水含水率為3~5wt%止; C. 乾燥、包裝:將經B工序脫水處理後的物料再送入遠紅外鋼帶加熱爐內,在100~170℃溫度範圍內由低至高、逐漸升溫,乾燥處理50~90分鐘,冷卻後過篩、包裝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