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釣位與魚的活動特點(2)

(接上)為了能更準確地確定野釣釣位,下面就說說魚的活動特點,魚窩、魚道,食物源的尋找、判斷。
 
魚窩。魚在水中生存,不是隨便找個地方就可以的,它們對環境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一般要具備這幾個條件:1、溫度適宜;2、安全;3、易於捕食;4、溶氧充足。具備這樣條件的地方就基本上是魚窩。在自然水域中能滿足這這樣條件的地方,一定是地形複雜的所在,一定有一些自然物質為它們提供安全保障。魚是水生動物,它具有一般動物的特性,為生存而鬥爭,找到食物,保全自己。所以小型魚類想方設法為自己找到一片有屏障,如水草,樹枝,亂石等的地方,而這種地方正是水生物聚居的所在。在這種地方會大膽的吃食。大魚(食肉)也會到這種地方去尋找小魚等食物。大型魚類,則會選擇更深一點,更安全的地方,霸佔下來作為安家之所。
 
魚道。有資料介紹,魚群,大魚在一定的時期內,會按照一定的路線有規律的早出晚歸。它們可以記住自己的行走路線。她們的路線上一定有特殊‘路標’,如;水下的岩石,陡殼,水草的邊緣等,所謂的魚道就是魚經常游走的水下通道,也就是魚從窩中到食物區經過的地方。魚在水中活動主要目的就是尋找食物,食物是第一原則。所以,魚道的確定,就是在魚窩到淺水域之間找到水下特別的地形,比如,木樁,大石,溝坎,水草邊等等。
 
魚道圖片
 
魚食物場。任何生物活動的目的都是為了生存和繁衍。魚類也一樣,它們無論怎樣也要尋找到食物,並且記住食物的所在。因此我們只要通過瞭解魚的食性,在水域中找到這種魚的食物的生活地點也就找到了這種魚的食物場了。由於各種條件不同,魚的食性不一樣,無法詳細說明,但是,瞭解到魚具體食物後就可以在這種生物積聚的地方釣這種魚了。
 
同時,我們還要瞭解一些外界因素對魚活動的影響,比如;溫度,氣壓,水流,漲落水,是否有大量的食物注入以及魚自身的生物週期等。魚類都是有其自己的最適合的溫度區間的,每種都一樣,溫度過高會加速魚各項生理指標的超負荷,而一些功能又跟不上,造成魚無法生存;過低則會使魚的代謝減緩,使得魚食欲不振。所以我們要找到適合魚生存溫度的地方;氣壓,對魚的影響,主要是影響水的溶氧量上。釣迎風口就是如此。水的變化影響魚的行為,其間有許多不確定性,一般要在水穩時才比較好釣。外界有大量的魚可吃的食物進入時就不用再費力找魚了,這裡就是最好的釣位。魚的生物週期,一般繁殖期,魚多會到邊上來,有些魚類這時是不採食的,生長期魚會到食物場安家。
 
以上介紹了尋魚選窩的方法。首先是要知道你要釣的魚,在這樣的天氣下,是否可釣,最適合的水溫在哪,一般同一個水域溫度是不同的,在溫度較高是時候還要考慮溶氧問題。然後,再找到它的生活區域,在這一區域裡找到這種魚的藏身之所,魚的食物在什麼地方,從魚窩到食物場的必經路線。這樣就可以或釣魚窩;或釣食場;或釣路徑;哪個方便釣哪個。提醒大家儘量不要破壞釣點的水域構成,哪怕是拔掉一根草都有可能使魚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