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7-09-04, 週一 17:53
-
作者 meijin
-
點擊數:136
魚不咬鉤的多個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自然情況(客觀環境)沒能科學把握
(1)沒遵守季節垂釣:
“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這些釣諺順口溜都是資深釣友們長期垂釣總結出來的寶貴的實戰經驗,富含哲理行之有效。
(2)沒有關注天氣方面的影響:
a、溫度:不同的魚對水溫有不同的要求,在不適合的水溫環境下垂釣目的魚,收效甚微。
b、氣壓:氣壓低,水體缺氧,魚的食欲下降。
c、風向:一般條件下,迎風垂釣,水體富含氧氣,魚覓食活躍;且下風口的漂流食物較豐,會吸引停留魚兒。
(3)沒考慮水情的影響
a、水草的影響:釣魚不釣草,多半是白跑!水草是魚覓食、繁殖、嬉戲,掩護自己,躲避敵害的地方。要是池塘就有幾處有草,那你一定要釣草;要是滿池子都是草,只有幾處沒草,你就要釣草邊的明水區域;釣草是相對的。
b、水質的影響:一般是肥水不好釣,肥水體是富含有機物,水生動物多,水生植物少,水體相對缺氧,或者是因為食物豐富,魚沒有饑餓感,咬鉤積極性不好。
垂釣者間流傳這樣的諺語:長釣腰,方釣角,曲岸(邊)釣突(出處);深釣淺,淺釣深;明(水區)釣草,草(濃密)釣明;入水口,洄流處,橋洞、陰影、平沙底、瓦礫堆、樹樁……;流水中:急(流)釣緩,緩(流)釣急等。
第二、主觀因素的(人為的)錯誤
(1)餌料不和魚的胃口
a、是對垂釣池塘的魚的餌料要求沒有調研,憑經驗準備不充分;垂釣時,面餌、香餌、腥餌、活餌、藥餌都要準備點。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你垂釣的效果好時,有釣友觀摩,詢問你相關的問題,甚至討要點魚餌試釣。其實,你的餌料很簡單,只不過是對魚胃口罷了。
b、池塘的投放餌味道獨特,魚兒偏食。這也是有經驗的釣友,往往在自己的釣餌中加池塘餌料的原因。
3、池塘的水體肥,魚愛吃活餌。往往用蚯蚓、昆蟲、甲蟲、河浜肉、小蝦等垂釣的效果好。
(2)鉤、線、墜、漂的組合不合理
一般來講,鉤、線、墜、漂的組合這對垂釣目的魚是個關鍵的因素,具體使用怎樣的鉤、線,鎢合金漁墜要用什麼形狀、什麼重量來搭配等,這都要靠經驗的積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型經驗,沒有統一的要求。我就看到過一位魚友用10號伊勢尼鉤專釣小鯽魚,效果居然也不錯,大概是個人經驗和裝鉤彌補了某些不足。
(3)其他人為因素
如有釣友去池塘垂釣時有發現,有些池塘週一到五垂釣效果好,週六、日效果就不好。後來,一位養魚人告訴我,消毒粉、氯菌淨等化學藥品有驅散魚的功效,只要撒一點在釣位上,一天都很少有魚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