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域施釣都能獲魚的技巧

快速準確地找魚是成功獲魚的關鍵因素之一。許多釣魚高手同時也是找魚的高手,他們能根據不同情況在不同水域又快又准地找到魚,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這裏為您分享不同水域施釣都能獲魚的技巧。
 
1、魚泡的指引
魚種不同,它們在水底吐出的魚泡就不同。我們熟知的草魚多吐大的魚泡,鯽魚則多吐小泡,鯉魚吐的是走泡,鰱、鱅吐的是堆泡。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泡相來找魚,魚泡大的一般是大魚,小的一般是小魚。
 
 魚泡訊息圖片
 
當然除了看大小,還要看遠近大小以及疏密。魚泡直徑若超過十毫米,多半是草魚吐的,則可以用較大的釣組,匹配型號重量相當的鎢合金漁墜。直徑五毫米左右的多半是鯽魚吐的,我們可以用小鉤小線施釣。只要是在窩點內外成串冒出的魚泡,不管大小,一般都是鯉魚,就必須用細線與活餌施釣。而大泡混雜小泡並成堆地湧出或快速離去,這都是鰱、鱅在作怪,就可以用懸餌法施釣。大泡混雜小泡並有散泡的時候,表明魚兒有大有小,這時可以自主選擇釣大或釣小,或者同時施釣。如果發現,總是從同一個地方冒出泡來,那多半不是魚泡。再就是,發現有泥鰍甲魚等不時翻出水面,所吐的泡就另當別論了。
 
2、魚花的信息
一般分為兩類魚花,溫馴的和兇猛型的。溫馴類的是為了吸氧或覓食而產生的較為平緩的動作,一般有遊魚花與鯿魚花、草魚花以及鱅、鰱等;兇猛型的主要是在捕獵小魚時產生的猛烈動作,一般魚身會躍出水面,響聲很大,一般有鱤魚花和鮪魚花,以及鱸魚等。通過觀察魚花,確定了魚的類型,就好確定釣法。如果遊魚花比較多,就擬餌或水面做窩,鯿魚與鰱魚或草魚的花多時,就運用浮釣法施釣。鰱、鱅浮水吸氧不好釣,兇猛型的魚捕獵小魚聲響很大,則可以用小魚或者泥鰍掛鈎施釣。
 
3、魚塘的語言
不管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魚塘,也不管是形狀各異的魚塘,只要是魚塘就有可以施釣的位置。長塘的中間、方塘的四角、圓塘的北邊、半圓塘的弓部、刀形塘的嘴部、異形塘的突出部分是比較適合的釣位。因為在魚塘找魚相對簡單,所以確定釣位才是關鍵所在。通常在通風、開闊、活水處選擇釣位打窩垂釣,是可行的選擇。再就是要考慮水底的情況,水位過深過淺的釣位必須放棄。
 
4、風向的引領
颳風對魚兒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釣者可以根據風向來判別沉底或上浮的魚兒。刮北風魚兒喜歡沉底,刮南風魚兒上浮。因為我國東部地區是季風區,一般北風是寒冷乾燥的,南風則溫暖濕潤的。所以北風天氣要釣底,南風天氣釣浮。注意五級以上的北風要釣背風,三級北風要釣浪,二級以下北風釣風尾。如果掛的是東風或西風,一般不適合釣魚。
 
5、水質的清濁
塘水一般肥的渾濁,瘦的清冽。能見度在20公分以下是渾水,20-40公分為肥水,40公分以上為半清水直至清水。水質較渾要釣浮釣近,水質較清要釣深釣遠。若水體顏色呈綠藍甚至黑藍狀則必須離開。如果水質是渾黃的,可能有鯉魚活動,可以釣近釣浮。渾水中難以找到魚泡時,只有通過試釣來確認魚情。
 
6、陽光的作用
時段不同,太陽的位置不同,魚兒也追隨陽光的位置。比如春秋兩季早晨,魚兒游在池塘的西側,午後魚群會移至東側。而夏秋的高溫天,太陽升起後魚群就會藏身水底。多雲的天氣,魚兒則基本上呆在固定的水層。所謂“春魚在灘,夏魚在潭”,說的就是陽光對魚的行動的影響。
 
 晨釣圖片
 
7、蔭蔽的功用
夏秋的高溫天氣,魚兒也怕熱,有陰影的地方魚兒特別喜歡。遊魚喜歡在水面嬉戲,草魚與鯿魚及鱅魚喜歡呆在中層,鯽鯉喜歡藏身水底。我們同樣也可以根據魚泡來判斷魚情,有的放矢。上層的遊魚我們就用涮竿釣,中層的草魚鯿魚用懸餌釣,鯽鯉用鎢合金沉墜釣。有陰影的地方可以釣淺,因為揚竿對魚的刺激不大。
 
8、水草的誘惑
水草可以說是魚兒的家,除了一般的水草,有蘆葦或茭菱之處也可以算作水草區域。魚兒太愛水草了,它們需要水草躲藏、清潔身體、覓食與繁殖等。在水草區域找魚要知道,大魚一般在草外覓食,小魚則為了安全隱身草內。要釣大魚就要在草區邊緣打窩,小魚則在草區縫隙之間打窩施釣。如果水草厚且密,根本沒有一點縫隙,就很難施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