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壓線

釣魚的人數每年都在成倍的增加,好多人開始認識並接觸釣魚。我發現現在的釣友都越來越聰明,好多新手跟著老釣友的步驟學,學的有模有樣,鎢合金漁墜的搭配、子線長短的調整等,就拿最簡單的壓線來講,如果不理解它的原理及用意往往會適得其反。壓線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著重講一下壓線及壓線的重要性和如何正確地壓線。
 
所謂的壓線,就是釣竿的竿梢進入水中,壓線其實也是和臺式釣法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動作技巧有聯繫,就是將“風線”壓進水裏。風線是從釣竿竿梢一直到大線進入水中之前這一段漂在水面上或是空中的大線。相反,從浮漂的尾端到水域底部釣鉤的這段線叫水線。所以,主線被分為風線和水線兩個部分。
 
 風線圖片
 風線
 
壓水線圖片
壓水線
 
可能很多的釣友都會把壓線的這個過程看做一個簡單的工作,雖然簡單,但不能說明它的作用不大,就像一個脫鉤器,它也很簡單,但如果碰上吃的太深的魚,沒有脫鉤器,只能犧牲了線和鉤子做代價。這簡單而易行的壓線過程到底有什麼高深的學問呢?
 
說的嚴重些,壓線不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魚獲量,不知道我們釣友是否見過這樣的壓線,拋竿後,餌料以入水就馬上壓線,而且通常是把竿子大幅度的壓入水中,而且還一邊的向後上方移動,這種動作幅度大,激起水紋大,而且這樣做的結果:一是縮短了實際垂釣距離,二是比較容易驚魚,特別是短竿子,沒有一點好處,容易把魚驚散。
 
正確的壓線方法是,拋竿入水後,竿尖先稍微的入水十多公分,這時候就是等標站立,站立後再慢慢向後方水準拉動釣竿,差不多也就移動30公分左右吧,太多了容易脫離釣點了,這樣移動後,自然而然的線就被我們壓到了水中,不會有驚魚、脫離釣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