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鎢電極的研究

純鎢電極是最早使用的電極材料,主要是因為鎢具有熔點高,蒸汽壓低等特性。但是,純鎢的逸出功較高,且在高溫下會發生再結晶形成等軸晶狀組織,使得材料變脆而發生斷裂。為了提高鎢電極的再結晶溫度,降低鎢材料的逸出功,研發出了一系列稀土鎢電極。

鎢電極

稀土鎢電極是在鎢的基礎上,摻雜一些高熔點的氧化物作為活性物質,降低鎢的逸出功。常見的稀土鎢電極有釷鎢電極、鈰鎢電極、鑭鎢電極和鋯鎢電極。其中釷鎢電極發明於1913年,它具備良好的性能,但是具有放射性,長期使用會危害人類健康,造成環境污染。而鈰鎢電極和鑭鎢電極較釷鎢電極具有更良好的性能,且沒有放射性,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鎢電極摻雜稀土始於前蘇聯,在60年代前蘇聯就有稀土鎢電極的相關報導。中國,在1973年成功研製和應用鈰鎢電極。

20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相關學者在新型電極材料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研製出了一系列稀土鎢電極,包括單元稀土鎢電極,二元稀土鎢電極和三元稀土鎢電極。在單元稀土鎢電極中,鑭鎢電極的綜合性能較好,其次是釔鎢電極和鈰鎢電極。二元稀土鎢電極中,按La2O3:CeO2=1:1,La2O3:Y2O3=1:3,CeO2:Y2O3=1:3配比製備的二元稀土鎢電極具有較好的性能。而在三元複電極中按La2O3:CeO2:Y2O3=1:1:3比例製備的三元複合電極,具有逸出功低、工作溫度低等優點。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