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6-01-25, 週一 16:46
-
作者 xinyi
-
點擊數:296
中國大型黑白鎢礦山的選礦工藝處於世界領先水準,但白鎢礦的回收率較國外鎢礦山有一定差距,主要因為:
1. 國外白鎢礦資源品質較高,原礦品位高,礦石易選別。
2. 國外對白鎢礦的回收多採用選冶聯合流程,鎢粗晶礦品位低,一般在15-30%,選冶回收率達90%,值得中國企業借鑒。
國外鎢礦在精礦品質、勞動生產率、技術裝備和自動化水準方面也有一定優勢。
3. 在國外較普遍的採用了高效率的磨礦、重選及自動化設備。在中國鎢礦山特別是黑鎢礦中新設備的應用幾乎沒有,大部分黑鎢礦山採用的是陳舊的選礦設備。
4. 中國鎢礦山的自動化控制水準低,絕大多數礦山沒有採用選礦過程的自動檢測與控制。國外鎢選礦廠雖未實現全盤自動化,但比較普遍地實行檢測儀錶化和重點部位自動化。
建幾座區域性的精選廠
鎢粗晶礦(毛砂)精選,是保證最終鎢精礦回收率和鎢精礦品質的關鍵,也是分離及綜合回收伴生元素的重要環節。以往曾有贛州精選廠和韶關精選廠,集中處理各礦的毛砂。但進入市場經濟階段,由於利益的驅動,毛砂原料來源不足,兩廠先後關閉轉產。
規模大一點的選礦廠都設精選車間(工段),由於毛砂量小,使精選作業間斷進行,設備陳舊,甚至有部分土設備,工藝流程隨意性大,不注重金屬平衡,主金屬鎢及伴生元素流失大。大多數鎢選礦廠無心顧及精選車間(工段)的技術改造,甚至將精選作業環節外包出去,更沒有專業技術人員來研究精選工藝技術和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