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5-12-31, 週四 17:58
-
作者 chunyan
-
點擊數:363

晶體長大是一種傳質、傳熱的化學過程,而傳質、傳熱阻力主要存在於晶體表面附近的滯流層內,因此增加固體與液體間的相對運動速度,就能提高晶體的成長速度。在一定的攪拌速度範圍內,提高攪拌速度能增加固體與液體間的相對速度,從而加快晶核的成
長速度,但達到某一極點攪拌速度後,再提高速度,反而會打破晶體。攪拌對蒸發結晶有著顯著的影響,因為蒸發過程伴隨失氨的化學反應,並且攪拌還原性氨具有誘導成核作用。
鎢酸銨溶液是不穩定的,溶液中的銨極易揮發損失。當加熱,並攪拌鎢酸銨溶液時,隨著氨和水分的不斷揮發,仲鎢酸銨晶體不斷生成,同時使得溶液中的鎢酸銨濃度由不飽和升至過飽和而進入介穩狀態。繼續加熱蒸發,在還原性的氨氣氛下又發形成晶核,然後晶核不斷長大成為一定大小形狀的晶體。
攪拌能促使誘導期縮短;攪拌速度快,形成的漩渦直徑大、高度深、流速快,溶液與鍋壁的接觸面積增大,加快熱交換速度,從而促進反應過程進行。NH3的逸出加劇了溶液過飽和的生成,使得過飽和度增大;同時,攪拌也使擴散速度加快,溶液的介穩區寬度
縮小,△c變小,從而誘導常數k下降。並且,攪拌速度增大後,晶體生長速率由擴散控制轉為表面反應控制,攪拌對仲鎢酸銨均相成核的和二次成核的影響一直在不斷的增大;其中,對二次成核影響尤為顯著,攪拌即能夠阻止聚集體的生成,又能使晶體破碎和二次成核夾具,從相反方面影響仲鎢酸銨的均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