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5-12-31, 週四 17:54
-
作者 chunyan
-
點擊數:281

仲鎢酸銨晶體平均粒度與粒度分佈受溶液的PH值的產生影響,同時成核速率及結晶生長速率也受PH值影響,且影響效果明顯。氫離子濃度指數是指溶液中氫離子的總數和總物質的量的比,俗稱“pH”。表示溶液酸性或鹼性程度的數值,即所含氫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的負值。
在溶液PH=9的時候,往原始鎢酸銨溶液中滴1%HCL溶液,溶液PH值下降,APT的晶核析出速率降低。設定水浴60℃下反應,敞口攪拌,實驗結果發現,當PH>8時,溶液產生乳白色沉澱,攪拌之後沉澱即刻消失;但當PH降至8的時候,生成的乳白色沉澱即使攪拌也難以消失。
當PH<8.2時,NHC4+水解析出H+使得PH突然嚴重下降。由於成核速率和結晶生長受PH值的嚴重影響。將自生晶核後的PH值定位在8~7.8範圍內,優於7.6~7.4,有利於減少自生晶核的數量及形成速率,使量小的晶核能平穩地成長為顆粒的產品。並且,較窄的PH範圍有利於制得均勻分佈的粗晶粒仲鎢酸銨。當往溶液中注入10%~20%的稀鹽酸,PH調至6.5~7.5,則結晶顆粒松裝密度減小,晶形規則,尤其是制取細顆粒仲鎢酸銨更為合適。通過調整結晶母液的理想PH至6.0~8.0,並加熱到50℃以上,可以獲得高純度仲鎢酸銨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