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5-12-30, 週三 19:42
-
作者 chunyan
-
點擊數:337

過飽和度用濃差推動力△c(△c=c-c0)【其中c為溶液過飽和濃度,即溶液主體濃度 ;c0為溶解度飽和濃度,即平衡飽和濃度】。有學術認為仲鎢酸銨晶體生長過程分為: 非基元反應、結晶介質擴散和介面反應三個步驟。某一時刻的瞬間過飽和度△c決定於
結晶過程過飽和生成(聚合反應)和消除(相變反應)的差值。與△c相關的線性生長速率(r1)和品質生長速率(rm)可定量反映它們的變化關係:
r1=K1△c1, (k1位元線速率常數)
rm=Km s△c1, (km為品質速率常數,s為已有晶粒總表面積)
故,rm=kms2√ri/k1
結晶全過程及仲鎢酸銨過飽和生成和消除速度的變化經歷3個階段,如下圖:
由圖可知,階段Ⅰ:誘導期,rm=0,仲鎢酸銨結晶過程過飽和生成速度增大,△c1不斷升高。階段Ⅱ:出現晶核,rm>0,過飽和生成速度始終大於消除速度,相變反應為結晶過程的限制性環節。反應前期,由於s較小,△c依然升高,相變反應有s控制。隨著s增大,由r1表徵的△c達到最大值後開始下降,相變反應由△c控制。階段Ⅲ:由於s增大,過飽和消除速度與生成速度相等,rm出現最大值。rm值隨過飽和生成速度等量下降,聚合反應為結晶過程的限制性環節。顯然,此階段的rm值同時可作為過飽和生成速度的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