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5-12-07, 週一 09:26
-
作者 xinyi
-
點擊數:270
多年來,我國APT生產盲目發展,重複建設,導致生產能力過剩,產品過剩。造成強大的出口壓力,在國際市場上隨行就市,廉價傾銷。盲目生產與廉價傾銷形成惡性循環,生產越多———出口越多———價格越跌。80年代初APT的出口價格168美元/ 噸度,1989年下滑到85美元/ 噸度。進入90年代,最低時跌至30美元/ 噸度。1993年我國出口APT 12 453 t ,收匯只有4 061萬美元,出口平均價36. 84美元/ 噸度。1995年價格略有回升,出口平均價77. 40美元/ 噸度。1997年又跌至57. 37美元/噸度 。1998年國際鎢市場價格仍然低迷,6月份以後逐月下滑,至12月份歐洲市場價格滑至48 ~ 50 美元/ 噸度, 美國市場48. 38~51. 38美元/ 噸度 。由於各種機制利益交錯,我國鎢企業、外貿企業為爭外匯、爭出口,競相壓價,使得外商有機可乘,從中漁利。不但使企業和國家利益蒙受巨大經濟損失,還遭到國際鎢業界的紛紛指責:“中國大量低價出售鎢中間製品是導致市場惡化的主要原因”;“目前鎢市場不景氣,要想使鎢價回升,需要中國對整個世界市場的供應政策作根本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