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質合金球的主要成分與結構

硬質合金球的主要成分是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金屬碳化物(通常是碳化鎢WC) 和作為粘結劑的金屬(通常是鈷Co)。其結構可以形象地理解為:堅硬的碳化鎢顆粒被相對較軟的金屬鈷所包裹和粘結,形成一種極其堅硬且具有一定韌性的複合材料。

一、硬質合金球的主要成分

硬質合金球的成分並非單一金屬,而是一種由兩相組成的複合材料。

1. 硬質相 - 碳化鎢 (WC)

占比:通常占總體積的70% - 97%,是合金的骨架和主體。

作用:提供極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熱穩定性。碳化鎢的硬度遠高於鋼鐵,接近金剛石,這使得硬質合金球能夠承受強烈的摩擦和磨損。

其他碳化物:在某些特殊用途的硬質合金中,可能會添加碳化鈦(TiC)、碳化鉭(TaC)、碳化鈮(NbC)等,以提高其紅硬性(高溫下保持硬度的能力)和抗腐蝕性。

2. 粘結相 - 鈷 (Co)

占比:通常占總體積的3% - 30%,是合金的“粘合劑”。

作用:

粘結作用:在燒結過程中,熔融的鈷金屬浸潤並包裹碳化鎢顆粒,將它們牢固地粘結在一起。

提供韌性:純碳化鎢非常脆。鈷相的加入顯著提高了材料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使其不易碎裂。

其他粘結劑:在某些對耐腐蝕性有特殊要求的場合,可能會使用鎳(Ni)或鐵鎳(Fe-Ni)合金作為粘結劑來替代鈷。

成分與性能的關係:

鈷含量越低,硬質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越高,但韌性會下降。

鈷含量越高,硬質合金的韌性越好,但硬度和耐磨性會相應降低。

因此,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例如,是用於精密研磨還是高壓閥球),會通過調整鈷的比例來定制硬質合金球的性能。

中鎢智造硬質合金球圖片

二、硬質合金球的微觀結構

硬質合金的典型微觀結構為兩相複合結構。

1. 結構特徵:微觀結構由多晶體的碳化鎢相和連續分佈的鈷相構成。

2. 形成過程:在燒結過程中,粘結相鈷熔化形成液相,通過溶解-再沉澱機制,碳化鎢顆粒發生粗化並緊密堆積。最終凝固後,鈷相以連續薄膜形態包裹並牢固粘結碳化鎢晶粒。

3. 相分佈:碳化鎢晶粒之間多數不直接接觸,主要通過鈷相薄膜進行聯結。這種結構實現了高硬度相與高韌性相在微觀尺度上的有機結合。

三、硬質合金球的主要性能(由成分和結構決定)

1. 極高的硬度:HRA可達90-93,遠高於淬火鋼(約HRC 60-65)。

2. 極高的耐磨性:使用壽命是鋼球的數十甚至上百倍。

3. 較高的抗壓強度: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而不變形。

4. 一定的韌性:相比陶瓷等完全脆性的材料,其鈷粘結相賦予了它抵抗一定衝擊和彎曲的能力。

5. 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耐酸、耐鹼、耐氧化性能較好(尤其在鈷含量較低時)。

6. 熱膨脹係數低:尺寸隨溫度變化小,穩定性好。

中鎢智造硬質合金球圖片

四、硬質合金球的主要應用領域

基於以上特性,硬質合金球被廣泛應用於:

1. 精密研磨介質:用於球磨機、振動磨等設備,研磨高硬度材料(如陶瓷粉末、磁性材料、硬質合金粉末等)。

2. 工業閥泵的核心部件:作為球閥中的閥球,用於控制腐蝕性、高磨損性或高壓流體的流動(如石油、天然氣、化工行業)。

3. 精密軸承:用於高速、高精度、耐腐蝕的場合(如精密儀器、醫療器械)。

4. 測量與檢測:用作三座標測量機、千分尺等精密量儀的測頭。

5. 其他:穿甲彈彈芯、漁具中的墜子等。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