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離子交換法生產仲鎢酸銨的過程中,離子交換前浸出原液中錫的存在有SnO32-和SnS32-兩種形態。這其中,SnS32-與樹脂的親和力比WO42-大得多,在離子交換中會優先被樹酯所吸附,在對鎢進行解吸時會與鎢一同被解吸下來,錫很難被除去。所以,離子交換前浸出原液中SnS32-即使是少量的存在也往往會成為產品APT錫超標的重要原因。
如何清除SnS32-的影響。目前,消除SnS32-危害的途徑主要是直接將鎢精礦進行氧化預焙燒處理,使存在於鎢精礦中的黝錫礦(Cu2FeSnS4)氧化為SnO2,同時將S氧化揮發除去,從而避免了堿浸過程中SnS32-的生成;但這種方法耗能大、流程長、成本高,因此,需要轉變思路,探討一種全新的方法來清除SnS32-的影響。
為此,有研究人員採用一步高壓氧浸的方法,使SnS32-在浸出過程中同時被氧氣氧化成SnO32-,堿浸液中的S2-也同時被氧化成了SO42-,可避免SnS32-的再次生成,從而達到消除SnS32-,使得最終成品APT達到標準。該操作過程如下:
高錫鎢精礦主要成分(%):WO346.26; Sn 3.57。稱料200克,在2.5倍於理論量的工業氫氧化鈉、液固比為1.5:1.0、溫度150℃、氧分0.3mpa的狀態下於高壓釜中浸出2.5h,之後抽濾並洗滌浸出渣。另稱料200克,在不通氧的情況下按以上相同條件進行高壓堿浸和液固分離,分析兩種堿浸液中SnS32-所占總錫的比例。其中在一定的氧分壓狀態下得到的堿浸液中SnS32-含量僅占總錫含量的0.22%。未通氧浸出的堿浸液中的SnS32-占總錫的19.48%。
通過對高錫鎢精礦進高壓氧浸除錫,鎢酸鈉交前液中SnS32-占總錫的比例可降至趨於0.45%以下,錫基本以SnO32-的形式存在,以減少離子交換樹酯對錫的吸附,達到錫鎢分離的目的,其工藝控制更容易、減少了生產流程,降低了生產成本,具有實際推廣運用價值。
鎢產品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詳情: http://cn.chinatungsten.com |
電話:0592-5129696 傳真:5129797 |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 鎢鉬圖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鎢業協會:http://www.ctia.com.cn | 鉬業新聞: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