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6-04-27, 週三 18:39
-
作者 jiang
-
點擊數:336
切爾諾貝利核能電廠位於烏克蘭北部,距離首都基輔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蘇聯時期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第一座核能電廠。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能電廠。在1986年4月26日淩晨1時30分,核能電廠第4號核反應爐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發生火災,引起爆炸,爆炸使得機組被完全損毀,8頓多强輻射物資洩露,塵埃隨風飄散,致使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許多地區遭到核輻射污染,據估算,核洩漏事故後產生的放射性污染相當於日本廣島核子弹爆炸產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外漏放射性污染物還波及瑞典、芬蘭、波蘭等國,成為引起世界震動的一次核能電廠事故。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錶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目前為止第二例為2011年3月11日發生於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能電廠事故)。
這場事故造成的損失無法估算,烏克蘭共有250多萬人因事故而身患各種疾病,其中包裹47.3多萬名兒童,據專家估計,完全消除這場浩劫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續的核危害將持續10萬年。
1905年,愛因斯坦寫下E=MC²,預設了核能的利用與開發。魔盒就此被打開,人類發現了核能的巨大能量,也喚起了潜藏的危險。如今,世界上十分之一的電力來自核能。但人類也無法忘記,日本廣島和長崎升起的蘑菇雲;美國的三英里島、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日本的福島,前前後後成千上萬生命的消隕和磨難。或許對於核能發展一直爭議不斷,但是我們拒絕不了文明的發展,科技的進步。
據“十三五規劃”草稿顯示,2016年開始的第十三個五年計劃中,中國每年將新建6~8座核能電廠。作為一種新型能源,“核電”有著無可比擬的魅力——穩定性高、壽命長、低污染且組織成本最低,在解决資源緊缺、改善環境質量方面具備明顯優勢。然而就是這樣的重要能源,其重要性卻很容易因為一場事故大打折扣——無論是25年前的切爾諾貝利,還是2011年的福島。一邊是核能電廠的核洩漏帶來的世界性風險,一邊是核電的能源過渡支撐作用和低廉的發電成本,在舍與得之間,核電的安全保障,長期看仍將是世界難題。
最後,我們紀念過去的災難,不是要讓我們停步不前,只是為了提醒人們,前進的路上,敬畏之心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