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稀土亟待立法支撐

對於歷時兩年之久的中國稀土國際訴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會長幹勇3月5日向記者表示:“與世貿組織(WTO)的稀土官司面臨非常嚴峻的局面,我們要提起上訴,來延緩執行的時間。WTO給了我們申訴的權利,但從結果看,幾乎就是延緩執行時間的作用。”

此前曾有專家表示,敗訴的結局就是中國取消稀土配額政策,稀土敞開供應,政府無法約束企業的出口行為。

禍起配額制

2012年3月,美、日和歐盟三方先後向WTO提起貿易爭端訴訟請求,認為中國針對17種稀土以及鎢、鉬的出口配額和出口稅等實行了限制性措施。雙邊磋商無果後,2012年9月,由世貿組織總幹事組建專家組進行裁定。在此之前的2011年,WTO曾裁決中國對鋁土、焦炭、鎂等9種原材料出口限制政策違反世貿規則。

據去年10月25日日本媒體報導,在因中國稀土出口規制引發的美日歐對華貿易訴訟中,WTO已基本認可了美日歐的主張,並已向相關國家發出暫定判斷通知,認定中國違反了2001年加入WTO時的協議承諾。

據瞭解,WTO原則上要求取消出口限制,但規定了兩項豁免條款:“為保障人民、動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以及“與保護可用竭的自然資源有關的措施,如此類措施與限制國內生產或消費一同實施”。“一旦結果對中國不利,中國肯定會在WTO框架內進行申訴。”國際訴訟律師郝俊波曾表示。

事實上,商務部曾多次表示,關於稀土問題,中方政策目標是為了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無意通過扭曲貿易的方式保護國內產業。

中國擁有全球約23%的稀土儲量,卻長期供應著全球90%以上稀土生產量。此前數年,中國在稀土出口上一直執行稀土出口配額制度,即每年明確國內符合相關條件的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出口量,以此達到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整合需要法律保障

幹勇指出,國內稀土行業整合只是剛剛開始,任重道遠,還需要真正的、規範的稀有金屬、戰略資源的保護制度,需要從立法層面來保護稀土等戰略資源。

去年,工業和資訊化部原材料司司長陳燕海曾表示,兩年多來,國家有關部門先後出臺實施了稀土行業管理辦法、行業准入、污染物排放標準等一系列政策制度,提高了稀土資源稅,實施了稀土行業專用發票,稀土行業管理體系逐步完善。

為有效打擊違法違規行為,2011年和2012年,全國先後兩次開展稀土行業秩序專項整治行動,目前,中國稀土行業長期存在的資源亂采亂挖、無計畫和超計畫生產等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稀土行業秩序進一步規範。

今年,工業和資訊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稀土行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及時修改完善相關管理措施,研究制定《稀有金屬管理條例》,依法規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

作為稀土大省,江西省政府第17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贛州市政府提出的《江西省稀土管理辦法》立法專案,並列入2014年省政府規章專案。《江西省稀土管理辦法》列入省政府立法計畫,這在幹勇看來,還遠遠不夠,需要從國家層面進行相關的立法工作。

“稀土整合有利於資源的保護,其他的地方企業也可以納入到稀土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幹勇表示。


稀土供應商:中鎢線上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