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3-05-08, 週三 13:58
-
作者 HJF
-
點擊數:774
近年來,綠色照明與新型顯示等高端應用市場發展迅速,對發光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發光材料已逐漸被新型高端稀土發光材料取代。面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彩虹集團公司與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等六家單位共同承擔了“十一五”863計畫“高端應用稀土螢光粉及其規模化製備技術”課題,該課題以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白光LED、CCFL等高端應用稀土螢光粉和3D-PDP顯示、高效稀土上轉換以及測熱(摩擦)用的特種螢光粉為突破口,以掌握新型稀土發光材料低成本規模化製備技術,形成批量化生產能力為目標。近期,該課題已經通過技術驗收。
該課題開發出10餘款LED用螢光粉及其規模化製備技術。利用高溫高氫還原-破碎-分選-修復再結晶技術,解決了行業內鋁酸鹽螢光粉形貌和結晶度差共性難題;採用矽基氮化物螢光粉常壓技術,批量生產了系列高結晶度、高光效氮化物螢光粉,批量封裝後正白光LED器件光效超過130lm/W。
課題執行過程中,白光LED 螢光粉的國產化率已從2009年的不足5%提升至目前的30%以上,2011年被高工LED(LED領域領先的專業傳媒機構)評選為“國產LED螢光粉第一品牌”,CCFL用螢光粉國產化率也從2009年的不足5%上升至目前的35%以上。該課題的順利實施,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半導體照明及液晶顯示背光源用關鍵材料的國產化進程以及稀土資源的高附加值利用。
所開發的新型CCFL用螢光粉在光效、流動性及使用壽命等性能方面均得到有效改善,其中螢光粉的粒度在3-6μm範圍內可調可控,一次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粉水準,所製作的CCFL燈管的初始亮度﹥40000 cd/m2(電流5mA),1000小時衰減小於8%;利用寬色域螢光粉製成背光源的色域範圍大於90%NT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