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鎢酸鈉溶液中除鉬的方法-2/4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5-12-25, 週五 18:57
從鎢酸鈉溶液中除鉬的方法有很多種,但利用鎢、鉬與S2-形成硫化酸根離子性質的差異進行鎢鉬分離時,硫化步驟才是其中的關鍵,即無論採用何種方法,硫化反應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除鉬效果。鎢酸鈉體系除鉬主要採用三硫化鉬沉澱法,分為硫化和調酸沉澱(加酸調pH值)兩個過程。但這種高溫、長時間、離過量硫化劑的硫化過程,處理成本較高,操作要求也比較嚴格,對生產有著很大的制約,同時硫化後的調酸除鉬仍然存在著不穩定現象由於硫化劑過量,雖然鎢的硫化非常有限,但也導致了一定程度鎢的硫化;在接下來的調酸過程中,隨著M oS3的沉澱,WS3也會沉澱,從而造成鎢的損失。所以在這裏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改進了的Na2S除鉬工藝,調酸沉澱除鉬新方法。
該方法的基本原理如下:對於鎢酸鈉體系,一般硫化法的除鉬過程強調完全硫化,使鉬全部轉化為N a2MoS4,之後進行調酸處理,鉬以MoS3沉澱形態固液分離從而除鉬,硫化過程中,Na2 M004轉化Na2M oS4是溶液中離子間的平衡,這需要較大的硫化鈉過量(即S2過量)和嚴格的硫化條件才能保證硫化完全。對於調酸過程,通過實驗發現調pH值為6.5左右時,約60%的鉬沉澱(指相對於溶液中殘留外能除去鉬的比例,也稱沉澱率,下同),pH值為5.5時約有75%的鉬沉澱,pH值為3.5時約有950-/0的鉬沉澱,最後調pH至2—3,鉬的沉澱率達95%以上,可見鉬的沉澱大部分是在pH值下降過程中實現的。由此可將原來要求完全硫化的方法改進為:在不完全硫化條件下,待鉬部分硫化後進行初步調酸處理,使硫化的鉬先沉澱下來,隨著Na2MoS4向MoS3的轉化消耗,加快Na2M004向Na2M oS4的轉化,使鉬快速硫化,滿足沉澱要求,即邊硫化邊沉澱。硫化、調酸沉澱這兩個過程並不矛盾。初步調酸處理時,隨著鉬沉澱消耗酸,pH值下降很慢,一般維持在6-7之間,這種條件的硫化效率最高且速度最快,可進一步促進反應快速進行;隨著pH值下降,鉬大部分沉澱下來,最後pH值降至2-3,即實現深度除鉬。這種改進後的快速沉澱除鉬,可大大降低硫化過程所需的條件,降低硫化劑用量,使除鉬過程大為簡化。總而言之,可將鎢酸鈉體系常規Na2S除鉬方法改進為經簡單、非完全硫化後即進行相應調酸處理,同樣可以達到可靠的除鉬效果。改進後的Na2S快速除鉬法,過程大為簡化,除鉬徹底且Na2S用量低,鎢損失小,甚至還可制取符合APT -0標準的合格鎢製品。
鎢酸鈉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詳情: http://www.tungsten-powder.com |
電話:0592-5129696 傳真:5129797 |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 鎢鉬圖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鎢新聞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 鉬業新聞: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