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納米氧化鎢近紅外吸收性能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5-03-19, 週四 16:50
採用化學沉澱法製備納米氧化鎢粉體,並用氫氮混合氣對其進行還原處理,分析了還原處理溫度對氧化鎢化學組成的影響,用X射線粉末衍射儀錶征了納米氧化鎢粒子的晶相與化學組成,採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了該粒子還原處理前後的晶相形貌,並測定了由該納米顆粒還原前後制得的膠狀液體從可見光到近紅外波長範圍內的吸收光譜和透過光譜。研究表明:還原後的氧化鎢納米粒子對1400~1600nm和1900~2200nm波段的近紅外光具有顯著的吸收增強效應,同時對可見光具有很高的透過性,這種具有特殊光學吸收特性的納米氧化鎢可望在新型太陽能熱遮罩器件的設計中得到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高速發展,節能和環保成為全世界的焦點。普通玻璃對太陽光譜的透過選擇性不高,因而在可見光透過的同時,位於近紅外光區的熱量也隨之大量地透過,引起室內溫度升高,使空調等降溫設備的負擔加重,帶來能源的浪費,並有逐年增長的趨勢。因此,探究新型的環保型熱遮罩材料始終是研究者追逐的目標,這些材料對可見光具有較高透過性,同時能有效地遮罩太
陽光中的近紅外線。目前主要應用的透明熱隔離材料有熱反射玻璃和低輻射玻璃,前者實現對近紅外的高反射來達到目的,後者通過高反射室內熱量的中遠紅外來達到隔熱效果。但兩者的製備過程複雜且昂貴,其中熱反射玻璃還有易致“光污染”等缺陷。
納米氧化鎢是一種具有催化、隱形特性、電致變色性、氣致變色、光致變色、氣敏、超導等諸多特性的多功能半導體功能材料。儘管到目前為止,對有關氧化鎢納米粒子的電學性能、氣敏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等有較多研究,但對氧化鎢納米粒子及其複合半導體納米粒子的光學性能還鮮。
氧化鎢半導體的禁帶寬度為2.6~2.8eV,因此,具有比較短的截止波長(約為460nm)。大量的研究表明,半導體材料的表面等離子共振能對特定波長的光產生吸收。對氧化鎢納米粒子進行一定的還原處理或增加第三相陽離子,能夠在其表面積聚大量的自由電子,從而使其具有等離子共振吸收近紅外光的特性。由於氧化鎢在缺氧條件下能生成穩定的Magneli相,以及在引入陽離子時能形成穩定的立方與六方鎢青銅礦結構。因此,當通過還原處理後能引入大量自由電子時,氧化鎢及其複合物仍然具有穩定的結構和物化性能,並在長時間陽光照射下能保持吸收性能的穩定。同時,由於納米氧化鎢粒子的大小遠小於可見光波長,能保持對可見光的透明性。
钨粉生产商、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tungsten-powder.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钨在线”,了解每日最新钨钼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