鎢精礦價格的回顧與展望

最近大宗商品價格一路攀升,一時風光無限。在有色金屬領域,銅、鋁、錫等也屢創各自價位的歷史新高,但作為戰略性稀有金屬的鎢,卻顯得較為平靜:2021年1月-5月價格上升幅度僅為9.4%。

2021年1-5月鎢精礦市場均價走勢圖

鎢精礦價格短、中及長期的走勢,是業界非常關注的一個焦點,本文就重點對此進行分析探討。

一、鎢精礦價格的歷史回顧

(一)我們分三個階段回顧一下鎢精礦價格

1、2010年-2014年5年平均價:11.54萬元/標噸

2010年-2014年黑鎢精礦月均價走勢圖

2、2015-2019年5年平均價:8.53萬元/標噸

2015年-2019年黑鎢精礦月均價走勢圖

3、2020-2021年5月:17個月平均價:8.66萬元/標噸

2020年-2021年5月鎢精礦市場均價走勢圖

(二)從以上價格走勢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2010年-2019年十年鎢精礦均價為10.04萬元/噸;

2、2020年至今17個月均價為8.66萬元/噸(疫情期)

3、2010年至今,鎢精礦以9.5萬元/噸為中軸線上下振盪,更高與更低振幅約為50%,而且高低峰時間區間極短。

4、鎢精礦價格受疫情影響較大,疫情期間的均價比前十年均價下降了1.435萬元/噸。

二、影響鎢精礦價格的主要因素

影響鎢精礦價格的因素比較複雜,本文就從市場、政策、成本及行業特點四個方面作一簡單分析。

1、市場供求因素

近年來全世界每年消費鎢金屬約9-10萬噸,折合消費鎢精礦約18-20萬標噸,中國消費占了50%以上,美、歐、日、韓占40%,其餘約占10%,在供應方面,中國供應了全世界80%的鎢精礦,年供應量在15萬標噸左右,近三年全球對鎢的需求沒有太大的變化,鎢的供應也相對平穩。

2018-2020年我國鎢精礦產量圖表

統計局產量同比下降4.67%,中國鎢協統計產量同比上升3.81%。

可以說,鎢精礦市場近幾年處於供求基本平衡狀態,只是在某些特定時間段如中美貿易摩擦、疫情等會有一定的起伏變化,但市場力量又能較快地調整,回歸基本平衡。

2、政策因素

我國現階段對鎢精礦產量和價格產生影響的政策主要有以下三條:

(1)停止鎢礦採礦證的發放及對鎢礦開採實行配額管理。

1999年,國土資源部的國資發【1999】222號文停止對鎢礦開採許可證的頒發,至今也未放開。21年來,因特殊原因取得了鎢採礦許可證的礦山僅2-3家而已。據中國鎢協編制的《中國鎢工業年鑒》統計,1999年我國鎢精礦產量為39160噸,隨著世界及我國經濟的突飛猛進,4萬噸左右的產量顯然無法滿足工業經濟對鎢的需求,一方面禁止新的鎢礦山投產,另一方面鎢的需求又在猛增,所以眾多的多金屬礦採礦證便應運而生,與其說是企業在打政策的“擦邊球”,倒不如說是市場的力量催生了這批礦山。

(2)自2002年起,國土資源部對鎢礦實施開採總量控制管理,當年下達的開採總配額為43740標噸。

近三年我國鎢精礦開採配額圖表

一方面配額管理部門明知每年的實際產量遠遠超過配額指標,另一方面我們又鮮見超配額企業被處罰的案例。這就使得配額形同虛設,很不嚴肅。現實情況是持有鎢採礦許可證的礦山往往完不成開採配額指標,而持有多金屬採礦證的礦山又拿不到或拿不夠配額。配額管理部門也處於兩難境地。因為你總不能給非鎢採礦許可證的礦山發放配額吧?!

說到底,還是的鎢產業政策能否跟進市場需求,做到科學、合理地與時俱進,即使是開採配額從2002年的43740標噸增加到目前的10萬噸/年左右,其實也是遠遠不夠的,我國近三年APT產量年均10.5萬噸,僅此一項每年就得消耗鎢精礦約15萬噸,加上鎢鐵及鎢化工對鎢原料的消耗,每年我國對鎢原料總消耗折算成鎢精礦至少在16.5萬噸以上。當然,廢鎢回收也是鎢原料的重要來源之一。

(3)礦山權益出讓金政策

2017年,財政部出臺了《礦業權出讓收益徵收管理暫行辦法》(財綜【2017】35號文),這項政策使鎢礦行業陷入了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對老礦山而言,一則老礦山從2006年9月30日以來的保有礦產資源需要補交出讓權益,贛州地區有許多礦山都補交了以億元為單位的出讓收益,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已受到嚴重影響,二則企業對礦區深邊部探礦沒有積極性,因為即使花鉅資探明了深邊部的儲量,開採時依然要交一大筆開採權益出讓金。

另一方面對新礦山而言,礦業權人從勘探到開採負擔超重,我們從新聞中得知山東膠東海邊找到一個470噸的超大型金礦,礦業權人已投入探礦資金44億元,但若要辦理採礦許可證還要支付出讓收益53億元,企業只能望洋興嘆!當然,由於鎢礦新辦採礦權仍未放開,理論上不存在新礦山,但老礦山新深邊部新探明的資源同時在上述困境。

以上產業政策使得我國鎢精礦的供應始終處於一種“約束性供應”狀態。

3、成本因素

據中國鎢協統計,我國鎢礦山處理原礦平均品位由2004年的0.42%下降到現階段的0.28%,如果按鎢的平均選礦回收率80%計算,則生產一個標噸的鎢精礦需開採原礦345噸。

按原礦開採平均成本120元/噸,選礦平均成本100元/噸計,那生產1標噸的鎢精礦成本為(120+100)×345噸=7.59萬元/噸,6.5%的資源稅及13%的增值稅(鎢礦山進項抵扣稅非常少,每噸鎢精礦增值稅的實際納稅率在10%以上),按全年平均售價8.23萬元/噸計,則每銷售一噸需納稅約1.35萬元,所以現階段我國鎢精礦的含稅平均成本大致為7.59+1.35=8.94萬元,但為什麼2020年鎢礦山又是總體盈利的呢?其實多數鎢礦山除了主產鎢之外,還有一些附產品,如鉬、銅、錫、鉛鋅等金屬,尤其是近幾年產業政策帶動了礦山廢石加工行業,這些附產品成了鎢礦山盈利的重要因素。如果要加上資源勘探及礦業權出讓金,則鎢礦開採成本則會更高。

隨著我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方面要求的逐年提高,開採成本逐年上升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所以,基於成本的上下振盪的價格中軸線將會逐年升高。

4、行業特點

鎢精礦行業存在以下兩大特點:

(1)90%的鎢精礦被用於APT生產,而我國APT又是一個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全國APT有效產能為19.85萬噸,APT實際年需求量在10-11萬噸左右,產能有效率約為50%,從理論上說,我國APT19.85萬噸的有效產能年消耗鎢精礦約為28萬標噸,而我國鎢精礦實際產量僅14萬標噸左右,供應明顯存在“缺口”,所以,多年來無論鎢精礦價格高低,但鎢精礦的採購總是偏緊,絕大多數情況下鎢精礦屬“緊俏貨”,沒有現款是採購不到鎢精礦的,鑒於此行業特點,只要APT的產能沒有被市場淘汰,未來鎢精礦的銷售始終會處於一種“緊俏”狀態。

(2)我國鎢精礦產量有一半集中在中國五礦、江鎢集團、廈鎢公司、洛鉬集團、章源鎢業等五家企業,產業集中度較高,企業報價對市場價格的影響較大。

三、鎢精礦價格展望

通過文章前面對鎢精礦價格的歷史回顧和影響價格的因素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鎢精礦行業不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狀態下的產業,它將受到市場與政策的雙重制約,同時我們也不難得出鎢精礦價格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將會呈一種上升狀態(剔除通脹因素)的結論,預計今年鎢精礦的均價將會達到10萬元/標噸,接下來的四年價格上下波動的中軸線將會上升到11萬元/標噸,期間不排除短期的較大振幅波動。[來源:贛州鎢業協會秘書長邱萬毅]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

金屬鎢製品

金屬鎢製品圖片

高比重鎢合金

高比重鎢合金圖片

硬質合金

硬質合金圖片

鎢粉/碳化鎢粉

鎢粉圖片

鎢銅合金

鎢銅合金圖片

鎢化學品/氧化鎢

氧化鎢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