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鉬引領半導體未來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24-08-07, 週三 15:38
- 作者 Xiaoting
- 點擊數:50
在半導體領域,一項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正在改寫電晶體製造的傳統模式。韓國大田基礎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利用二硫化鉬(MoS2)這一獨特材料,成功製造出了超小型的電晶體,為半導體科技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項創新技術的核心在於研究人員將二硫化鉬的鏡像雙晶界(MTB)作為電晶體的柵極電極。當兩個錯位的二硫化鉬碎片結合在一起時,它們的邊界線會形成一條僅0.4納米厚的導線,其寬度甚至小於當前最先進CPU中電晶體的最小部分。這一突破性的發現,不僅標誌著人類首次利用二維材料的邊界線來製造電晶體,也預示著半導體製造工藝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紀元。
二硫化鉬作為二維半導體的典型代表,其厚度僅為3個原子,約0.4納米,這種獨特的分子結構使其具備了顯著的電子學特性。與傳統的矽半導體相比,二硫化鉬在縮小電晶體柵極長度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隨著柵極長度的縮短,矽電晶體在關閉狀態下容易發生電流洩漏,而二硫化鉬因其較大的帶隙,可望顯著提高電晶體的防漏性能。
然而,研究人員在追求更小、更快、更高效的電晶體道路上仍面臨諸多挑戰。儘管他們已經成功製造出基於二硫化鉬MTB的微型電晶體,但尚未形成成熟的製造工藝來大規模生產亞納米柵極長度的二硫化鉬電晶體。此外,二硫化鉬的生長條件較為苛刻,通常在藍寶石等二維半導體常見襯底上進行,而這些襯底上的二維材料需要複雜的工藝才能轉移到矽晶片上,這無疑增加了生產難度和成本。
儘管如此,這項研究仍被認為是半導體領域的一項重大科學進展。韓國研究團隊認為,這項技術有望成為未來開發各種低功耗、高性能電子設備的關鍵技術。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和優化,研究人員或許能夠克服當前的技術障礙,推動二硫化鉬電晶體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這一研究成果於7月3日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發表,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隨著二維材料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半導體製造工藝的不斷進步,在不遠的將來,基於二硫化鉬等二維材料的微型電晶體將在電子產品中或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動整個半導體行業向前邁出更大的一步。
版權及法律問題聲明
本文資訊由中鎢線上®(www.ctia.com.cn,news.chinatungsten.com)根據各方公開的資料和新聞收集編寫,僅為向本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關注者提供參考資料。任何異議、侵權和不當問題請向本網站回饋,我們將立即予以處理。未經中鎢線上授權,不得全文或部分轉載,不得對檔所載內容進行使用、披露、分發或變更;儘管我們努力提供可靠、準確和完整的資訊,但我們無法保證此類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文作者對任何錯誤或遺漏不承擔任何責任,亦沒有義務補充、修訂或更正文中的任何資訊;本文中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被視為投資說明書、購買或出售任何投資的招攬檔、或作為參與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推薦;本文也不得用作任何投資決策的依據,或作為道德、法律依據或證據。
鎢產品供應商:中鎢線上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詳情:cn.chinatungsten.com |
電話:0592-5129595/5129696 |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鎢鉬文庫:i.chinatungsten.com | 鎢鉬圖片:image.chinatungsten.com |
鎢業協會:www.ctia.com.cn | 鉬業新聞: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