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出竿的規範操作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0001-11-30, 週一 08:00
- 作者 meijin
- 點擊數:218
出竿施釣時動作要輕,動作幅度不能過大,不應有抖竿、頓竿、顛竿的現象出現,做到平穩出竿,這是提高釣點精確度的前提。如果採用包食、搖卯等釣法,平穩出竿就顯得更加重要,否則鉤上的餌團會因為抖動而過早脫落水中,從而帶來麻煩。要保證釣點的精確定位,除了要平穩出竿,還必須有效地控制出竿方向(左右)和出竿的長度(遠近)。

(1)方向控制是利用兩點成一直線的原理來進行。“兩點”是指岸上釣位附近的某個固定點(近點)和所選定的參照物(遠點)。近點可選用竿架、坐椅、或者釣者自己的“膝蓋”,遠點(參照物)可用垂釣水體對岸的一棵樹或水中的某個同定不動的物體等。出竿時釣竿以近點為起點,竿尖指向遠點參照物,這樣兩點成一線,就能保證每次出竿都能將誘餌料投放到同一方向上。
需要注意的是,僅憑竿尖對準參照物是不能精確控制方向的,必須是在釣竿的末端位置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竿尖對準參照物才能保證每次出竿的方向一致。
(2)遠近控制釣竿的長度是不會變的,似乎將釣竿伸出不會造成距離長短的差異。但是,如果出竿時,手在釣竿上握持位置不同、出竿的手法不同(如送竿與台、蕩竿與否等)、鉤餌的重量不同(釣竿的彎曲程度),都會造成鉤餌的落點出現遠近的差異。
因此,要精確確定窩點位置,必須盡可能保持每次出竿動作的一致性,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操作的系統誤差。控制操作的系統誤差是指每次出竿要採用相同的姿勢和方式,使釣竿實際伸出的長度保持一致。例如在打窩和垂釣時,手在釣竿上的握持部位要確定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使釣竿的實際使用長度保持一致。要採用同一種出竿方式,如想讓釣點遠一點,可身體前傾、兩于向前伸出送竿,但要注意保持身體前傾角度的一致性。注意,初學者不宜採用送竿的方式,雖然能使釣點遠一點,但精度差,不易掌握。
2)確定精確窩點。鉤餌最好配重量適合的鎢合金漁墜送入窩點,釣竿放至竿架或握竿在膝蓋上,注意釣竿末端的位置要保持一致,再觀察浮漂在釣竿第一節上的位置,記住這個點,這個點就是窩點的精確位置。以後出竿都按上述方法操作,並不斷修正。每次鉤餌入水後,浮漂都出現在釣竿第一節上的某個固定位置,這樣就能確保每次出竿都能夠準確定位到窩子中了。
以上是“傳統釣”出竿的規範操作,打好窩子,將竿送出,稍等片刻就可能來個大送漂,一條魚就這樣輕鬆地釣上來了,不信你就試試。
“傳統釣”也需要調漂,但以在水族箱中進行鎢墜配重為宜,一般調成“豎墜觸底”即可。“傳統釣”以精確定位垂釣見長,垂釣時必須注意釣點的精度控制。初學者可採用“對準參照,垂直放下”的方法出竿。發燒友則需要掌握精確出竿的方法。 初學“傳統釣”要取得好的垂釣成績,關鍵在於釣位的選擇、釣點精度的控制水準。
鎢漁墜子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詳情: http://www.fishing-sinkers.com |
電話:0592-5129696 傳真:5129797 |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 鎢鉬圖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鎢業協會:http://www.ctia.com.cn | 鉬業新聞: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