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入門基本事項

身邊有一些朋友,都表示過也曾想嘗試去釣魚,但是一看到那些釣魚人,一到岸邊支釣椅、開餌料、裝線組、調漂等一系列東西,就感覺太麻煩了。不得已就放棄了念頭。其實,你如果真正想釣魚也可以很簡單。 
 
傳統釣入門基本事項就是釣具組裝、打窩、找底、開釣,看漂訊,你的第一條魚可能就上鉤了。入門簡單是傳統釣的一大特點。只要你想玩傳統釣,不需要專門的操作練習就可以開釣。
 
如果必須在釣場調漂,只能採用掛上鉤。在半水把浮漂調成平水就行了。實際上調的是“鎢墜輕觸底”。也可在無鉤半水調成平水後再略加一點重量,使之成為“豎墜觸底”。
 
鎢墜配重:傳統釣的鎢合金漁墜配重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台釣的調目調整。一般在水族箱中進行為宜,方法如下。將配好的傳統釣的線組從輪線中抽出一段,插上浮漂,將線組拋入水族箱中。鎢合金的重要需要選擇合適匹配,使浮漂能沉入水中,並且鎢墜是橫臥水底。以後一點、一點的增減鎢泥,直到鎢墜以豎直狀態觸底為止。這樣的配重調整標準稱之為豎墜觸底,其靈敏度適中,比較適合初學者、休閒垂釣和老年人使用。
 
 傳統釣鎢墜配重圖片
 
現在的傳統釣釣竿多為拔節式,線組都是收在繞線板上。先將釣竿拔出5釐米,再將小線頭套到釣竿上,以卡住不動為准。最後,插上浮漂,釣具的組裝宣告完成。
 
打完窩就該進行找底了。由於鎢墜的配重大於浮漂的浮力,出竿將鉤送到釣點,如果浮漂沒入水中,表明水較深,需要將浮漂向上移動。如果浮漂露出的目數較多,甚至橫臥水面,表明水較淺,需要將浮漂向下移動。一般以浮漂露出2目或3目為宜。
 
打窩宜儘早進行,以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將魚誘聚到釣點。釣具組裝完成就要先打窩。出竿比試一下釣點的位置,然後將調好的誘餌捏成團,拋入釣點打窩。這時可打2個窩,左右各一個相距大概在1.5-2米,但量不宜太大。
 
注意傳統釣一般以水深1.5米-3米,,釣線的使用長度我們一般用4.5米。因此在找底的過程中,要注意釣線上面長度的控制,如果配備有支架,找底完成就可將竿架支起。
 
怎麼看浮漂
當我們前面的工作做好以後,接下來就是等魚來咬鉤了,那麼魚咬鉤是個上面漂向呢?大致有2種,一種是浮漂有魚咬鉤後,浮漂慢慢的升起來,但是這個時候不要急於提竿,而是要等到浮漂在你原來的那個釣目上在升起來1-2目,這個時候果斷提竿,一般是有魚的。還有一種就是你的浮漂慢慢的往下走,(注意不是突然下去的那種)在浮漂走到沒頂的時候提竿,也是有魚的。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