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鎢複合等離子體材料

ITER裝置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托克馬克,俗稱“人造太陽”,旨在為人類未來創造清潔可持續的能源。

ITER 採用氘氚產生核聚變,氘氚在環流器內以幾百萬,幾千萬至上億的溫度聚變,環流器就必須由耐高溫的金屬來強化,也就是說,“人造太陽”的主體,需要特殊的材料築起一道“防火牆”,來抵禦裝置內部上億度的高溫環境。從工程角度來看,材料問題決定著聚變能開發的成功與否。

ITER等离子体壁材图片

在聚變材料中,非常重要的一類材料是面向等離子體材料(PFMs),對 PFMs 的總體要求是:耐高溫、低濺射、低氫(氚)滯留及與結構材料相容。鎢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 PFMs 材料,能滿足這種嚴酷環境下的諸多要求,但是由於鎢自身的結構特點造成其面臨嚴重的脆性,因此,將在鎢摻雜鈦元素複合成鎢基複合材料能較好地解決鎢的脆性問題。

目前解決摻雜鎢的途徑有很多,本文介紹摻雜鎢粉體的一種新方法—滴定法。在偏鎢酸銨(AMT)飽和溶液與碳化鈦(TiC)微粉和分散劑組成的懸浮液中,滴入無水乙醇獲得 AMT 包覆碳化鈦前驅體;然後對前驅體進行高純氫還原製備出鎢包覆 TiC 複合粉體,採用放電等離子體燒結(SPS)技術制得鈦鎢複合材料。

經過測試表明,使用滴定法,鈦鎢複合材料經 600 ℃保溫1 h 和 800 ℃保溫30 min H2 還原,得到分散良好的類球形複合粉體。在 1600 ℃保溫 2 min,SPS 燒結後TiC在基體中分佈均勻,鈦鎢複合材料的相對密度達到 94.6%,抗彎強度達到 739 MPa,顯微硬度達到 4.86 GPa,斷裂韌性達到 7.87 MPa·m1/2,完美解決了鎢的脆性缺陷。

解決了鎢的脆性問題,以鎢為主的合金材料在人造太陽中便有了更大的使用範圍,實際上,鎢基材料不僅是人造太陽壁體的主要材料,也是偏濾器的主要材料。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