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釣竿釣法線組搭配

磯釣竿釣法線組搭配組成元件包括:主線、子線、棉線結、半球擋珠、浮漂、防撞豆、水中、仕掛棒、誘餌籠、轉環、咬鉛和魚鉤等,下面將對各部分進行詳細說明,並配有線組、水中、咬鉛的水下使用圖。

 
磯釣竿與海竿遠投釣法的海竿(遠投竿)相似,竿身帶導線眼圈,需配線輪,上面纏滿釣線做近投,配合漁線輪的收放線,釣取手竿不易對付的大中型魚。但是磯釣竿竿身一般會比海竿更輕更細,手感更輕盈舒適,適合長時間持竿釣;靈敏度也介於手竿和海竿之間,因此磯釣竿也被稱為手海竿(或近投竿)。淡水磯釣多使用3.6~4.5米磯竿,搭配1000-2000型漁線輪。海磯釣多使用5.4米甚至更長的磯竿,搭配2000~3000型線輪。
 
磯釣線組搭配圖片
 
一、棉線結   棉線結又叫線擋,綁在主線上,主要用於磯釣。它有兩個作用:
1.能控制漂的高度 
浮游磯釣可以將釣餌設定在某一深度,於是在釣組上方設定了一個“線擋”,使得浮漂上移不能超過它。另外,掛底時,垂直提竿拉高主線,可由棉線結與水面的距離得知水深,以便修正。   
 
2.易穿過導環   太空豆比起綿線較易走位,而且可能無法通過細魚竿的導線環。搖輪收線時,棉線會很容易地穿過第一個小導環,從而避免了因卡住而傷到主線或魚竿。在能保證功能的情況下,棉線結越小越好。   
 
使用棉線結應注意保持主線的濕滑,這樣在調節的過程中才不會因摩擦過大而傷到魚線。
   
二、半球擋珠(或擋珠)
細小的線擋很有可能滑進或通過浮漂球的中通孔,令整個釣組不停下沉, 導致掛底。所以在浮漂球接近線擋的一側加上了一個半球擋珠,面積比浮漂球的中通孔大,而棉線結又不能通過它。其內壁要光滑,可以讓釣線自由穿過。     
 
三、浮漂    
磯釣釣場特殊,使用的浮漂也與淡水釣浮漂不同。不同之處在於安裝有 20~30%的金屬“自重”裝置,原理似“不倒翁”,浮漂入水後,能“自立”於水面,不會造成“睡標”。自重裝置,一般用鑄銅件粘牢,久泡海水而不銹蝕。    
 
磯釣浮漂可分為三大類:“阿波”(又名“丹錐”)、“阿達利”和“水拋浮”。最大的“阿波”有鵝蛋大小,最長的“阿達利”有30釐米,最大的“水拋浮”直徑有10釐米。木質浮漂外層貼有防水尼龍薄膜,上半部塗有鮮豔的螢光紅色。所有浮漂都要鮮豔醒目,以便釣者觀察“魚訊”。     
 
四、水中    
“水中”最基本的作用其實同咬鉛一樣,用來平衡釣組的承載力。但最大的區別是水中的體積更大,在流水中的受力面積增大了許多倍,便於借助流水力量使釣組伸展並維持在正確的流道裡。水深時必須使用,比如超過5米。    
 
海水經常出現上、下水層的流速、流向不相同,例如上層水流向右,下層水向左。撒誘餌後,誘餌下沉,最終隨下層水向左移動;但此時上層水卻推著浮漂牽著整個線組向右移,造成誘餌在左,鉤餌在右,錯位而釣不到魚。加裝“水中”後,“水中”處於下層水,體積大,受水推力大,可以抵消上層水的牽引力。從而導引釣組按照正確的流向行進,使誘餌、釣餌與潮水同步。 
  
當有大風、大浪時,水面起伏會較大,浮漂會帶著釣組上下起伏。加裝“水中”後,“水中”可利用自身的重量和大體積,增加阻力,在下面平衡釣組上下波動。“水中”增加了線組重量,利於遠投。   
 
注意事項    
1.釣場流速穩定、風力不大,可以不使用“水中”,用了不僅沒幫助,反而會使釣組變得笨拙複雜。    
2.流速快或浪沖點絕對不要使用水中。水中受力面積大的特點會造成釣組上揚很高,導致釣棚不穩定。     
 
五、仕掛棒    
仕掛棒又叫“卡拉曼棒”,主要是用於浮游磯釣中,主要由兩個膠帽和一 個兩頭尖的塑膠棒套在一起使用。安裝在浮漂與轉環之間、水中與轉環之間或者在浮漂與水中之間。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