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7-06-01, 週四 18:43
-
作者 ruibin
-
點擊數:612
提高硬質合金表面耐磨性和可靠性是現代工業中改善硬質合金模具效率的關鍵問題之一。磨損是導致機械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優先發生在材料的表面,與材料的種類表面成分結構和表面狀態密切相關採用表面改性技術在保證材料基體性能的前提下,能夠顯著提高硬質合金模具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從而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硬質合金的固體滲技術、硬質合金的離子注入、硬質合金表面塗覆技術是比較經常應用的硬質合金模具表面改性處理技術。
硬質合金模具圖片
硬質合金的固體滲技術
固體滲是將滲入的元素以粉末或膏劑等形式塗覆在基體合金上,在熱態下進行擴散,使基體合金形成表面擴散層,達到改性目的。有研究顯示,對硬質合金拉絲模進行了硼、鑭共滲,硬度最高達HV4400。比未滲材料的硬度提高3倍左右,使用壽命提高2-3倍。利用熱化學共滲法,對YG8拉絲模進行表面超硬化處理,其顯微硬度達HV3000以上,是處理前硬度的2.5倍,平均使用壽命提高3倍。
硬質合金的離子注入
離子注入始於60年代,用於矽晶片的摻雜技術中。國內外對硬質合金模具和低速下使用的刀具採用離子注入的效果後發現,模具的注氮處理比較成功,模具壽命和硬度均有明顯提高。
硬質合金表面塗覆技術
目前,硬質合金表面塗層方法有化學氣相沉積(CVD)、物理氣相沉積(PVD)、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PCVD)、塗層材料有氮化物、碳化物和氮碳化物複合塗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