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7-05-12, 週五 17:16
-
作者 ruibin
-
點擊數:549
傳統的硬質合金生產方法(壓制-燒結法)只能生產形狀較為簡單的製品, 因而限制了硬質合金的應用範圍。冷、熱等靜壓能生產形狀複雜的製品,但成本很高,不適合大規模生產。粉末注射成形工藝的出現,為進一步擴大硬質合金材料的應用領域(如下圖產品示例)帶來了契機。因硬質合金的力學性能對於極小的雜質、孔洞或其它小缺陷引起的斷裂源都特別敏感,故研究工藝中各工序可能產生的缺陷及其原因,提出預防措施和解決辦法,就顯得至關重要。由於硬質合金粉末一般為不規則多角狀、細微性細,因而粉末間相互摩擦大、堆積密度低,其原料的品質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原料控制點
1 利用表面活性劑,如硬脂酸、鄰苯二甲酸二丁脂等來改善餵料流變行為和粉末與粘結劑間的潤濕性。
2 粉末氧含量。粉末氧含量是影響硬質合金注射成形制品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對燒結後的合金的碳化量影響巨大。
3 粘結劑選擇和組分比例控制。目前廣泛用於硬質合金注射成形工業中的粘結劑為石蠟基多組元體系的粘結劑。石蠟基粘結劑的組成要根據粉末特性不同做出相應調整, 從而得到具有良好均勻性、保形性和流動性的餵料。粉末細微性和形狀的變化應調整表面活性劑含量和粉末裝載量, 粉末細微性分佈不同應調整粘結劑的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