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5-12-17, 週四 17:29
-
作者 huahuo
-
點擊數:881
1.透明導電層(TransparentConductingLayer)。從圖中就可以看出透明導電層有兩層,並且分別與電場的正負相連,這層的主要作用就相當於一根導線將電場與器件相連,起著傳導電子進出電致變色層的作用。整個電致變色器件的顏色變換速度大部分都是由透明層的電導特性決定,特別是在大面積的電致變色玻璃上,透明導電層的電阻值對器件反應速率影響更大,為了不影響玻璃的變色速率,一般會要求其電阻要小於20Ω/cm2(厚度為0.6-1um)。而且該層不能影響到電致變色器件對光譜的選擇,在350~200nm內是透明的,當器件進行顏色轉換時該層的透明度至少要達到85%,同時要有穩定的電極化學性。

目前用的比較多的透明電導材料為ITO膜,ITO膜不但具有接近90%的可見光透過率與很高的紅外光反射率,而且具有電阻值、耐磨與穩定的化學特性,在許多領域中已經被廣泛應用,如液晶顯示器、防靜電、反輻射、太陽能面板等。
2.電致變色層(ElectrochromicLayer)。電致變色層是整個電致變色器件最核心的地方,擔負著變色的任務。在電場的作用下電子和小離子往電致變色層移動,注入到電致變色層中,電致變色層中的三氧化鎢薄膜分別於對應的電子與離子發生化學或者物理反應(由三氧化鎢的電致變色機理存在爭議),使得三氧化鎢薄膜顏色產生變化。當電場反轉時,電子與離子與三氧化鎢薄膜發生逆向化學或者物理變化,而且在電場的作用下被抽出,三氧化鎢薄膜被漂洗乾淨,變為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