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頸稀土行業走向集團化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4-03-10, 週一 15:01
- 作者 HJF
- 點擊數:268
在經曆了一輪狂熱式的無序開采之後,深受產能過剩困擾的稀土行業即將迎來自己的集團化時代。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在北京召開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專題會議,對進一步加強稀土行業兼並重組、治理整頓等工作進行了部署。會議指出,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了以包鋼集團、中國五礦、中鋁公司、廣東稀土、贛州稀土和廈門鎢業等6家企業為主導的行業發展格局。下一步,要順勢而為,重點支持這6家企業分別牽頭進一步推進兼並重組,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這預示著,我國的稀土行業將由以前的無序競爭,邁入集團化時代。“通過此次會議,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到國家對稀土整合的態度。”卓創資訊分析師邊彬彬分析,“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是我國稀土行業發展的一種趨勢,也是對國內稀土行業進行的一次洗牌,以後國家相應的一些政策都會傾向於這些集團化的稀土企業。”
無序化發展後的行業梳理
作為一種戰略性資源,稀土素有“工業味精”之稱。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可被廣泛應用於軍事、冶金工業、石油化工、玻璃陶瓷、新材料等領域,極具經濟價值。正因為此,才引來了眾多民間遊資進入,進行無序開采,進而使得我國的稀土資源遭到嚴重破壞。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在稀土資源豐富的贛州,前幾年一夜爆富的神話幾乎天天上演。由於開采稀土的設備非常便宜,只要十幾萬元即可購買,因此不少當地人都加入到了稀土私挖濫采的行列。由於開采工藝落後,不僅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也浪費了大量的稀土資源。”
為了打擊私采濫挖,我國曾出臺了稀土發票專用制度,但在邊彬彬等業內人士看來,該制度對於遏制私礦似乎並不奏效。
據邊彬彬介紹,當前我國市場上仍有大量“黑礦”存在,只不過變了一種形式存在。他們通常“打一槍換一炮”,即先成立貿易公司向稅務部門申請增值稅發票,將非法收購的稀土進行“身份漂白”,然後再將稀土出售給有出口配額的大企業,完成交易後將公司注銷,從而規避稀土發票制度。
同樣,另一位稀土方面的分析師也表示,所謂的稀土專用發票根本沒起到約束‘黑產能’的作用,因為在稀土專用發票的開具方面,政策存在一些露洞,沒有對不具備資質開具發票的公司形成有效制約。這就導致稀土專用發票制度落入尷尬境地。
近年來,雖然國家為徹底整治稀土行業,陸續實施了《稀土准入條件》、進行“打黑行動”等多項措施,但是多年來積累下來的不規範現象太嚴重,整治過程中牽扯的東西太多,無法立竿見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才希望借組建更便於管理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推動稀土行業的規範化發展。
據邊彬彬分析,“組建稀土大集團是對稀土行業的一次梳理,大集團組建完成後便於國家進行有效管理,畢竟正規的大型稀土企業能夠真正領悟國家的政策意向。而且可以確定,以後相應的一些支持政策都會傾向於這些集團化的稀土企業。一些不具備整合資格的企業將被淘汰。”
“產能過剩、需求不旺、資金流短缺,這是稀土企業普遍存在的困難,行業亟需洗牌。組建稀土大集團可以更好地發揮市場作用,優勝劣汰,淘汰落後產能。”邊彬彬說。
國際變局中的應對策略
除產能過剩,急需淘汰落後產能外,目前多變的國際局勢也是我國稀土行業選擇集團化發展的原因之一。
由於稀土開采對環境影響較大,美國、澳大利亞等稀土資源同樣豐富的國家都出臺了嚴厲的環保政策,企業開采稀土的成本很高,因而他們的稀土企業更願意到國外尋求稀土資源。為了保護資源和環境,我國近年來實施出口配額制度,而這引起了他們的反對。
目前,世界貿易組織(WTO)初步裁定我國現有的稀土出口配額政策、稀土出口關稅等限制政策違規,這意味著現有的稀土出口管制可能就此終結。業內預計,從2015年起,我國稀土出口政策可能會做出調整,出口配額或將改為出口許可證,關稅則會被取消。
對此,邊彬彬等業內人士頗感擔憂,因為出口配額和關稅一旦更改或取消,稀土行業可能會重新回到老路上:國外的企業拿著訂單到國內找企業尋求報價,引得企業競相壓價銷售。而要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走集團化發展之路將會是必然選擇。
此外,業內人士分析,在加速稀土行業整合進程的同時,我國還將出臺其他相應的政策以應對WTO仲裁敗訴對於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
國家現代材料科技信息網絡中心主任李義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如果我國在稀土訴訟中敗訴,我國稀土出口配額將被放開,到那時,我國要保護資源和環境可能會出臺新的政策,比如增加資源稅、規定稀土開采過程采取環保處理等。據了解,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稀土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明確要求實現清潔發展。另有業內人士透露,為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2013年擱淺的稀土收儲計劃有可能在2014年實施,稀土價格有望企穩回升。
有助於行業走向高端化
由於在多年的發展中,我國稀土行業始終停留在簡單開發賣資源的階段,即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將稀土資源賣出去,再以極其高昂的價格將稀土成品買回來,這造成了我國的稀土資源的極大浪費。而通過走集團化道路或許可以改變這一狀況,幫助我國的稀土行業走向高端化。
據邊彬彬分析,因為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如果企業規模不大、實力不強,研發就無從談起。而我國目前正在進行的稀土企業集團化可以增加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引導稀土應用往高端發力。
同樣,包頭市稀寶博為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連建宇表示,打造產業鏈,從簡單的稀土資源開采到加強下遊終端產品開發是稀土行業發展必須經曆的階段。事實上,一些大型稀土企業早已意識到了這點,稀寶博為作為一家稀土下遊應用企業,便是由包鋼稀土集團與河北新奧集團出資創立的。“如果政府能夠在此方面加強引導,我國稀土產業鏈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顯然,政府也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此次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召開的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專題會議上就明確提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要在執行國家政策規定、維護市場秩序、發展高端應用產業等方面發揮表率作用。
邊彬彬表示,“在一些稀土產品生產方面,很多企業都是花錢買國外的專利,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且受國外制約性較強。組建稀土大集團,可以提高國內產品的技術研發能力,有利於國內企業與國外先進企業抗衡。”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